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七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昨天我们将「广至德章」讲完,今天我们从第十四章「广扬名章第十四」开始来学习,我们先把这个经文读一下: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内。而名立於后世矣。】
这一段经文不长,是继「广要道章」和「广至德章」之后讲这个「广扬名章」。这个广就是详细的来讲述,广述的意思。因为要道、至德、扬名这些概念,在第一章「开宗明义章」已经提到,扬名在第一章里有说到,能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讲到孝道的终极,最高的孝道那就是能够立身行道,能够成圣成贤,而能够扬名於后世。这里讲的扬名在后世,不用在现前,因为你在行孝道,为后世子孙做一个很好的榜样,所以后世子孙都世世代代记著你的美名,记著你的美名也就记著你的父母,这就显耀父母,这个是孝的终极。在此地特别把扬名提出来立为一章,我们来看本段的经文。『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子曰」是孔子说的,整部《孝经》从头到尾都是孔子的教诲,孔子说,君子对於父母能够尽孝,就可以移孝作忠,对於自己的君上、领导自然能够尽忠。唐玄宗注解,他引用本经的经文,在「士章第五」里面有一句,是「以孝事君则忠」,这句话就解释了这里的经文。所以要能够忠诚於国家、忠诚於领导他要有孝德,孝德在家里培养起来,而能够在社会得到发挥,那就是尽忠,所以《孝经》讲究的是移孝作忠。
下面经文说到,『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这个是讲到对於兄长要行悌道,能够对兄长行悌道的,能够恭顺的,他自然对於年长的人,或者是比自己地位高的、名望高的、辈分高的这些人,都能够恭顺,这就是「士章」里面说的,「以敬事长则顺」。所以悌道就是恭敬、恭顺,能够以这个恭敬之心对待自己的长上,自然身体、行为就表现出顺从,这是悌道。实际上孝和悌是分不开的,因为内心里有孝道,所以自然对所有的比自己年长的人,都能够有一种恭顺的行为。所以孝和悌实际上是一不是二,乃至於八德里头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或者是五伦十义里面讲的,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兄友弟恭,这是五伦里面有十种义务,都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为什么?因为这些德目实际上都出自於一颗本善之心,用浅显的话来讲,都出自於一颗爱心。这个爱心表现在父子之间的关系上就是父慈子孝,自然而然,那是人本有的性德,不是后天故意学来的,而是人本有的品德,用在兄弟之间自然就是悌道,用在君臣之间自然就是君仁臣忠。所以统统都是同一个爱心在起作用,在不同的关系上就有不同的德目。所以能够把一种德目做到圆满,其他的德目也统统做得圆满,所以才有孔子这里讲的能够移孝作忠。
有了孝心他必定有忠心,为什么?因为孝心是本善作用,它是本性本善的自然流露。能够恢复本性本善,当然对於国家、对於领导自然就表现出忠诚,对於长上自然就能表现出恭顺,也包括下面的『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这是讲到在家里能够整理得井井有条,人的生活很有秩序,有条不紊,把这种品德修养好,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条不紊的。所以《弟子规》上讲,「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都是培养我们在家里这种整齐干净这种习惯,这种习惯养成了它就是本善,本来人就是应该这样的,这是应该我们人人都具有的品德。养成习惯,等到他步入社会做了官,他就也自然可以治理他所管辖的范围,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治理家,使到家居环境做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对於典籍也能够摆放得整齐,一点都不杂乱,那么他对於在政治上的、在官场里的这些工作,自然也就有条不紊。
唐玄宗注解当中说到,「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於官也」。君子他所住的地方,因为打理得很整洁,就能够齐家,齐是整齐,整个家里的人也都学著这位君子生活得井井有条,很有次序、很有条理,整个家庭也都被感化。所以他有这样的德行,在政治上他也处理很多事情都有条不紊,因此也能够感化百姓。所以经文讲,『是以行成於内,而名立於后世矣』,这个「行」尤其是指刚才上面讲的孝、悌和理这三种德行,这三种德行都是在家里面就养成,从小就养成,养成的这种品德、这种习惯,对将来步入社会,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会起到大作用。所以他也就能够有很好的成就,得到大家的肯定、大家的拥戴,就能够扬名,父母也因此而得到荣耀,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是「名立於后世」,像他的这种品德、这种为人,为后世子孙做出最好的榜样。
一个真正的君子他是不会图名图利,他不会为名闻利养所动,把富贵名利看成是浮云一样,不会去稀罕它。为什么《孝经》这里特别要讲到「广扬名」?是不是君子要这个名?不是的。扬名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后世子孙做个好榜样,因为教化的效果要使得最大化必须有榜样才行,没有榜样光讲个理,讲你要孝、你要悌,你居家要齐整,这些道理谁都会说,如果没有好的榜样,大家学习起来总是会隔了一层,效果没那么好。所以扬名后世那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给后世人做个好样子,给后世人效法,不是自己要图这个名利。就好像孔老夫子,他在世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他过世以后那么有名,实际上他的扬名也主要是靠汉朝汉武帝独尊儒家,把儒家的教诲做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因此而扬名。所以孔老夫子他自己能够行孝道、行悌道,能够居家理,这样他的品德为后世人做个很好榜样,所谓是万世师表,乃至二千五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跟著孔老夫子学习,这就是尽大孝,扬名显亲。所以唐玄宗这里注解说到,「修上三德於内,名自传於后代」,三德就是「事亲孝,忠可移於君」,这是一个,第二「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这是第二个,「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这是第三个。三德在哪里修?就在自己家内,因此家庭的教育就非常重要。
中国文化能够这样的繁荣,在历史上这样的辉煌,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维持大一统,也是靠的文化,文化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德行的教育,德行教育最重要是在家庭内部来完成。所以西方不少学者他们在探讨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五千年还能够长盛不衰,可能就是因为家庭教育。他们的结论确实没错。家庭教育教什么?就是教这里讲的三样,三德,教孝、教悌、教理,理就是整齐。家里头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好是从胎教,母亲怀孕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教育的开始,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已经有影响。所以父母要为儿女做个好榜样,做什么榜样?孝、悌、理,做这些好榜样。孩子出生以后,父母要保护著孩子纯善的心,不让他接触任何的污染,让他的品德得以稳固,而且父母处处都做榜样,教给孩子如何行孝、如何行悌、如何整理家务,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是恭谨。所以这些都是落实在《弟子规》里面。你看《弟子规》它就是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弟子规》第一章就是讲「入则孝」,第二章就讲「出则弟」,第三章讲到「谨」,你看头三章就是《孝经》里头讲的,教孝、教悌、教理。而且《弟子规》讲得非常的具体,如何来教孝?教导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叫到你,你马上要答应,马上要过来,对父母询问有没有什么要帮助、要做的。「父母命,行勿懒」,父母交代的任务要马上去落实、去完成。「父母教,须敬听」,父母的教诲我们要认真恭敬的来聆听,不可以顶嘴,不可以心不在焉。「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要责备我们、责罚我们,我们都要顺受,要改过,你看这就是要教导孩子如何行孝。
真正把这些孝行落实,孩子孝心就养成,等他长大以后他就能够忠可移於君,他对国家、对人民自然就忠诚,国家、人民呼唤他,他也是应勿缓,国家交给他的任务他也就行勿懒。就像我们看到五一二四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以后,当天就赶赴到地震灾区现场参加救援工作,因为他亲自的督导,救援工作才能比较的顺利,看得出来国家领导人那种对人民的爱。这是什么?忠心,忠诚於祖国、忠诚於人民。忠心是怎么培养起来的?是孝心培养起来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能够做到这个,他自然就能做到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也就应勿缓,他能够几个小时之内赶赴现场,要完成这个任务他也能够行勿懒。所以这里就是看到,事亲孝才能够忠可移於君,如果在家里没有孝心,不能够孝敬父母的,他也不可能对国家、对人民尽忠。孔子就在《孝经》里面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对父母能够尽孝、能够爱敬,他才能够对祖国尽忠,能够爱敬人民;如果他对父母不能够尽到爱敬之道,他在官场上面任职,虽然你看他表现得好像挺尽忠职守的,实际上他那个心不一定是忠心。他努力工作的目的未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为什么?为了自己升官、涨工资,为了自己的仕途。因为他对家里的父母就没有爱敬之心,他的心就不真诚,怎么可能够在官场上对国家、对领导忠诚?所以要培养忠臣必须要培养孝子,这个使命是在家庭里面完成的,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做为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延伸。因此社会的媒体的导向这就很重要,应该大力的宣扬伦理道德,营造一个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培养出孝子,培养起能够尽孝、尽悌,能够居家理,这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
悌道怎么样培养?也是《弟子规》上讲得很清楚,譬如说「出则弟」里面讲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就是长幼有序。有这种悌的心,他就能够尊重长辈,尊重比自己年高、位高的人,他能尊重领导。又譬如说,「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为长辈服务。虽然这个事情是很小,但是培养起他那种为长辈服务的心,譬如说一个孩子要帮他培养起为长辈服务的心,随时随地都要去提醒他,譬如说走路,走到门口要提醒孩子,长辈快进门了,要先帮长辈去开门,长辈进了门,然后他顺手要把门关上,孩子要做这个服务。他养成这服务的心,他以后对於自己的长上、领导他也就能够服务,他不会做一点事情就跟自己的长辈讲条件、要报酬,这些都是恭顺的培养。所以《孝经》确实是它讲的理很多,要落实必须要用《弟子规》,所以《弟子规》是《孝经》的落实,没有《弟子规》,不能做到《弟子规》,《孝经》也就做不到。又譬如说居家理,能够在家里整理好内务,对自己也能够整理的很干净,他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是井然有序的,他的思惟也就是井然有序的,所以他办大事他也能够办得井然有序。从哪里学起?就是从《弟子规》上讲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就从这些地方开始学起。他的帽子戴正了,衣服穿正了,纽扣结好了,袜子、鞋都能穿得整整齐齐,他就有一颗整齐的心,所以他办事也能够井然有序。他能够对自己的冠服放置的有定位,他不会丢三落四,这是养成他周密的思惟,这个周密的思惟养成以后,他以后做大事也是有那种谨慎。像诸葛亮带兵一生没有出什么破绽,这就是一生唯恭谨,恭敬、谨慎,这都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所以他治可移於官,他做官哪怕做到总理、做到***,他处理公务也是井井有条,不会乱。如果自己都整理不好,自己都乱糟糟一团,他怎么能够治理一个国家?这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古人教教育从小教,教这种德行。「修三德於内」,这是帮助一个人成就圣贤的根基,将来真的成圣成贤,「名自传於后代」,他的名声、美名是传於万世,永垂青史,这都是对於父母带来很大的荣耀,我们说光耀门楣,为自己祖先增光,后世的人世世代代都不忘这一家,因为这一家出了圣贤人。
我们继续来看下一章的经文,上面讲到「广扬名章」,底下接著就是「谏诤章第十五」,谏诤,谏是劝谏,诤这也是有劝谏的意思,是直言不讳的来劝谏。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一章是讲到帮助君、父改过。在《正义》里面,这是邢昺他的注疏,是《孝经正义》,它讲到,「此章言为臣子之道,若遇君父有失,皆谏争也」。这是讲到,这一章是讲为人臣、为人子之道,做臣子的、做儿女的,如果遇到自己的领导跟自己的父母有过失,就应该劝谏。「曾子问闻扬名已上之义,而问子从父之令。夫子以令有善恶,不可尽从,乃为述谏争之事,故以名章,次扬名之后」。这是《孝经》当中当机者就是曾子,曾子他问到很多的问题,夫子一一给他做了解答。当曾子听到「扬名」之后,「广扬名章」之后,他就懂得很多道理,关於『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道理他都懂得了,接下来他就要问,如果儿女听从父母的命令,这算不算是尽孝?结果夫子也回答他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好,因为一般我们讲孝要顺,顺父母,顺父母是不是父母讲的都得听,父母的命令不用问正确与否就去实施,这样对不对?夫子告诉曾子说,那要看这种命令是善的还是恶的,不可以盲目的听从,盲目听从也不能称为孝,为什么?因为这是陷父母於不义。真正尽孝的人不能够陷父母於不义,应该帮父母树立德行,做有仁有义的事情。所以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儿女就要劝谏,这是在家里父子关系而言。在社会上有君臣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是同理,在下位的,被领导的人,也有这个义务来劝谏领导,不能使领导陷於不义。所以这一章特别讲述的是「谏诤章」,应不应该来劝谏,这是继「扬名章」之后,以「谏诤」为名的一章。我们来看经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唐玄宗的注解比较简单,他讲到「事父有隐无犯,又敬不违,故疑而问之」。这一句的经文是曾子的发问,他的问题也问得很好,他说前面已经听到夫子讲述的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事,对父母我们要有慈有爱,要懂得安亲,安亲是让父母能够安心,身心都能够安乐,而且要扬名,扬名是立身行道,做圣贤人,扬名显亲,这前面的章节都讲过,「则闻命矣」,闻命是曾子他依教奉行,所以可贵就在於他能够依教奉行。一个很好的学生,如何来判断?最重要的就是看他能不能够把老师的教诲去落实,不是看他能够听得多少,甚至他能够讲得多少,他理解得多少,最重要是看他能够做得多少,能不能够把他听的、他讲的、他所理解的都用於他的生活。所以夫子在这里讲的孝道,讲到这个慈爱、恭敬、安亲、扬名的道理,我们能不能够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对自己父母、对长辈,对兄弟、朋友,对领导、被领导,在五伦关系当中能不能够应用,这是闻命的意思。曾子他能够这么做,所以曾子他能够成为孔子的传人,孔子称为是至圣,曾子称为是宗圣,他也成圣贤。所以圣贤之道是要去做的,不是光是说说、听听而已。曾子这里他等於是跟夫子也汇报一下自己的心得,说我已经听懂了,夫子前面讲的我现在会依教奉行的。
下面又有一个问题,「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这是讲到我如果单纯的、盲目的不问好丑来遵从父母的号令,这样算不算是尽孝?这个问题问得好。玄宗皇帝他解释是「事父有隐无犯」,这是对父母尽孝道,最关键的是能够对父母的过失我们能够懂得包容,隐就是帮父母隐藏,而慢慢的做到帮父母改过,自己对父母纯是一片孝敬之心,不能够冒犯父母,让父母生气,对自己的父母要有恭敬心,不能够违逆。这些事情我们能够明白,可是如果是父母他的号令,我单纯说做到无犯、不违,这样对不对?所以「疑而问之」,就向夫子请教。夫子就给我们说明对於父母如何来尽孝,特别是在父母如果是有过失的时候如何来尽孝。在《论语》里面就有一句话讲到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实际上唐玄宗也就把这个意思用来注解曾子的发问。《论语》当中讲的孝顺父母,几谏这个几就是很微细的过失,见到父母有很微细的过失,那个时候我们马上要劝谏,因为在这个时候劝谏父母,父母容易改,那个过失如果是很大,从小过已经形成大过,他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气,这个要劝父母改就很难。所以当父母过失刚刚起现行,还是很微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劝谏。所以事父母几谏,几后面应该有一个分段,事父母几,谏,就要劝谏。
见志不从,这是如果劝谏父母,父母不能够依从,甚至屡谏而不从,他不听我们的劝谏,我们见到父母不能够采纳我们劝谏的时候,会不会说我就生气,甚至会怨父母,还有更有甚者,要离开父母,离家出走,认为这样的父母不是好父母,就离开,更有甚者,把父母的过失到处去宣说,跟人家讲。讲父母的过失这是很大的不孝,真正孝子懂得隐藏父母之过,他对父母的优点他会跟别人赞叹,对於父母的过失他对别人闭口不谈,这种人是孝子。但是他见到父母的过失,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他会劝谏父母,帮父母改过,这也是对父母的尊重。如果是有外人在的时候,你告诉父母你有这些过失,请你改正,父母有时候会难为情,下不了台,会很尴尬,由於尴尬可能会出现恼羞成怒,这些就懂得劝谏父母。《弟子规》上讲劝谏父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帮助父母要懂得柔声下气,看到父母有过失,劝谏父母,帮助他更改、改正要「怡吾色,柔吾声」,而且要悄悄的,这是尊重父母,这样才能够帮助父母改正而不至於让父母生气。对父母依然是恭敬,不可以因为父母有过,就产生对父母的轻慢心、傲慢心,不敬父母就是不孝,哪怕父母满身的过失,我们都要对父母恭敬、礼敬,敬意绝对不减。就像舜王对他的父母一样,他父母一般人看简直是坏透了,把自己的儿子要置之於死地,你看是不是坏透了,一般人都会咬牙切齿,可是舜他能够敬而不违,对父母那种恭敬依然如此,不仅一点怨恨心都没有,还是那样的毕恭毕敬孝敬他们,而且不违逆他们,他们要我做的事情我照样做,而且很智慧的把自己解脱出来。
劳而无怨,这个劳有忧的意思,就是忧虑父母,因为父母有过失,我们知道这个过失如果不改正,这个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古人讲「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如果作恶做多了,不能改正,将来就会身败名裂。所以做儿女的他懂得这个道理,不忍心看到父母犯过失,招致将来的恶报,他生怕小的过失将来会形成大的过失,改不了就麻烦了,所以他会忧虑。劳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是受父母的怒斥,父母不听从劝谏,可能会怒斥我们,甚至打骂我们,我们也不辞劳苦,对父母没有怨恨,不会说见到父母有这么多的过失,心里就会不满,就生气,这种心态就不对,不孝。
这一句《论语》的话实际上就是解释、回答曾子的问题。我们看《孝经》这一章的经文,夫子是怎么样正式回答曾子的提问的。『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老夫子在没有讲述道理之前先有两个慨叹,他说「是何言与」,用现在话来讲,这像什么话!这像什么话!连说了两个。为什么说两个?因为所提的这些问题里面可能会误导大众,因为如果不懂得孝的含义,以为盲从父母,哪怕父母是不仁不义,做错事情,不善的这些命令都要去依从,这就是不对。所以唐玄宗他解释,「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父母如果有过失是有非,非是过失,有了过失还要去听从,还要照办,他的号令是不对的,还要去做,这是成全父母的不义,陷父母於不义之地,按道理是不能够这么做的,理所不可,不可以这么做。所以孔老夫子在此地连说了两个「是何言与」,他是有强调的意思在里面。
我们看下面经文说,『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昔者」是过去,做天子的有七个争臣,有七个臣子他们能够劝谏天子,当天子有不对的地方的时候,做臣子的他能够直言相劝,帮助天子改过,这是天子的福分。因为如果天子有这样的臣子,虽然他自己是无道昏君,但是他也能够「不失其天下」,天下他不会失去。所以真正能够听劝谏的人是有福的人,古人讲福在受谏。如果不能听从别人的劝谏,自己过失就很难改,一直就会沦落到不仁不义的地步,不仅会失天下,这个天下是天下的民心,也是天下国家社稷被人推翻,这失天下,也会将自己的声名乃至生命都失掉。所以有福的国君他是善於听劝谏的国君,就好像唐朝开国的皇帝李世民唐太宗,他就能够听魏徵的劝谏。魏徵讲话是很不客气的,有时候也能讲到让唐太宗很生气,可是唐太宗很难得,他有这个大心量,想一想又想回来,还是能够听从劝谏。所以唐朝能有这个盛世出现,所谓「贞观之治」,这是李世民统治下的时代,确实国泰民安。
下面讲到,『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做诸侯的,周朝当时天子底下有诸侯,诸侯是一国之君,天子是天下之君,诸侯他如果有五位争臣,有能够直言相劝的臣子,他自己「虽无道」,他自己虽然没有本事,没有智慧、没有能力去治国,但是也能「不失其国」。就像三国时代刘备,刘备其实他是说文他也不太能文,说武也不太能武,文武这两方面都不行,文臣武将都超过他,但是他能够做蜀国皇帝能做得稳,一直做到他命终,不失其国,他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任用贤能。在他手下的,你看张飞、关公、赵子龙,这都是大将,还有诸葛亮,这是文臣,丞相,都能够死心塌地的为他服务。这些人都是争臣,都是有正直心、有品德,帮助他,所以让他能够以微弱的势力,最后能三分天下,能够在蜀国立起来,蜀国是四川,当时是魏、蜀、吴三国鼎立。乃至到他自己的儿子,他儿子阿斗,阿斗也真是无能,所以后来把阿斗做为无能的代表。可是虽然他很无能,有诸葛亮,有这些底下的忠臣给他服务,他也能够蜀国能够不失其国,只是到后来诸葛亮走了,这个国家的势力也因为常常打仗而衰弱,才被灭掉。灭掉的原因也还是没有听从劝谏,当时诸葛亮就有言在先,说蜀国应该东联东吴一起抗曹。后来曹操死了,司马家族他们得了大权,这是后来的晋国,结果蜀国也是因为没有听从诸葛亮的遗言,后来打吴国,结果打败了,势力也就马上衰减,就被晋给灭掉。所以只要能够听从忠臣劝谏,诸侯也能不失其国,即使再无能、无道,他还是能够保住他的王位。『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这「大夫」是卿大夫,他是一家之主。让这个家族不衰,也必须有家臣忠心耿耿,直言相劝的,有这三人也就行了,哪怕是自己昏庸无道,也不会让家没落。
这里讲到,天子有争臣七人,诸侯有争臣五人,大夫有争臣三人,七、五、三,这个数字是两两的相减,这是体现尊卑等级上面有不同。唐玄宗这里注解中说,「降杀以两,尊卑之差」,这是讲到从天子那里争臣七人降到诸侯的争臣五人,降了两个,又降到大夫那里又降了两个,变成三人,这主要是体现有尊卑之不同,这是一种礼。在《左传》上就特别讲到,「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这是由上而下两个两个的递减,这是属於礼的,符合尊卑的差别。实际上这个数字它不是固定的,有争臣其实是愈多愈好,一个人能够有许多的忠心耿耿、直言相劝的臣子来辅佐他,当然他的事业就能够得以昌盛,得以不衰。唐玄宗这里又说到,「争谓谏也」,争臣的争就是能够劝谏的臣子,「言虽无道,为有争臣,则终不至失天下、亡家国也」,这里讲到就是虽然做主子的无道,他是天子也好,诸侯也好,或者卿大夫也好,就是当领导的,当领导的虽然他无道,这个无道可以包括是道德,他没有什么道德,没有什么德行,不能服众,或者是他没有什么才华,无能,没什么能力,这都属於无道的成分,像这种领导是很难当得长久的,除非有人辅佐他。所以他有争臣的话,这个争臣是能够给他劝谏,他也能够听从劝谏,这就是有争臣。如果有争臣在旁边给他劝谏,他不能听从,那有不是等於没有吗?所以有一种受劝谏的这种谦虚的心,这就是福分,可以终不至失天下、亡家国,他始终能够保持他的政权,能够维护他的家业、事业。所以当领导的他如果是真正有智慧,他就知道如何用人,他所用的必定是正直的,看问题看得很清楚的,又能够直言劝谏的这些人,可以帮助他维护他的事业的长久。
下面经文讲到,『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这个士我们一般讲的是读书人,这是继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后讲到士这个阶级。士人他其实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但是他是有文化的、有学问的这种人,他能够将来当官,为朝廷、为国家所用,这是我们讲到可以将来出任公务员、政府的官职,实际上他也是可以泛指的。「士有争友」,争友是能够对我们直言相劝的朋友。「令名」就是美名、善名,我们这个身就不离於令名,也就是我们的美名、善名不会因此而遭受到损害。这个不仅是士如此,每个人都应该如此。所以如果能够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可以直言相劝的,那就是身不离於令名,你的美名也渐渐建立起来,你不会做出不义的行为,换句话说,你在社会上立足就能够稳妥,不会有大的过失。
唐玄宗这里注解说,「令,善也」,就是善名,令名是善名。要真正有争友,这个争友在《论语》里面有讲到「益者三友」,也就是说有三种朋友能够帮助我们能够不陷於不义。这是讲到我们能够受忠告,听从这些朋友他们的忠告,我们就不会失於善名。这三友是哪三友?《论语》当中说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论语》中讲到的三友,三种是益友,三种是损友,益就是能够帮助你的,对你有好处的,那叫益友,损友就是对你会损害的,让你会有损失的,这些叫损友。益友,益者三友,第一个是友直,所谓友直就是正直的朋友,一个人能够正直,他就能够帮助你不犯大的过失,因为他看到如果你有过失的时候,他会来劝告你不可以行不义,这是对你大帮助。所以这友直,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正直的朋友,有品德的,而不是只是来趋炎附会、献媚讨好的那种人。往往正直的人并不一定会谄媚巴结的,他不懂搞这些事情,他是直言相劝的,心里面没有那种委曲。友谅这是讲,谅是宽恕的意思,这是能够宽恕我们缺点的这些朋友,因为人往往都会有过失,如果朋友很小器,不能够原谅我的过失,这个友情就中断。当然如果我们有过失,我们自己要勇於承认过错,向朋友来承认、忏悔,这样真正正直的朋友他一定会原谅我们、宽恕我们。友多闻,多闻是博学多闻,也就是他很有学问,有学问的朋友也能帮助我增长学问。所以这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是对我们品德提升、事业发展都会有很大的益处。如果说是反过来,是损友,损友就会给我们损害。哪三种叫损友?友便辟,这个便,方便的便,开辟的辟,这是很懂得跟我们周旋的,很会跟我们说话的,好像他的礼节一点都不缺失,他能够很恭谨,能够跟我们周旋得很好,这种朋友不一定是善友。还有是友善柔,柔是柔软,善於用柔软的方法来讨我们高兴,他的脸色你看他永远都是对我们微笑,哪怕是我们犯了过失,他还是保持著微笑,不想来劝谏我们,不想得罪我们,这叫友善柔。友便佞,这个佞就是很会说话的,就是善於言辞,讲的话很好听,但是花言巧语,对自己没有任何的益处,听他的讲话会使自己飘飘然,他很会阿谀奉承,让自己生起傲慢心,会堕落,这三种朋友就叫损友。所以所谓友善柔、友便佞,这是讲到巧言令色,友便辟,这是善於周旋,这一类的朋友我们要远离。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益友而远离损友,如何能够做到?这需要我们自己要有品德。《弟子规》里面就告诉我们,「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得到益友和损友。我们自己如果是闻过怒,听到别人讲我的过失,别人劝谏我们,我们就会发怒,就会生气,听到别人表扬我、赞叹我,闻誉乐,他就会很快乐、很高兴,喜欢听人奉承,这种人他招感的是损友。损友都来了,真正益友都退却,知道这种人不可与他相交,他不能听受劝谏,所以他最后就会导致自己受到损害。反过来,「闻誉恐,闻过欣」的,听到别人赞叹我,我感到自己很惶恐,为什么?因为德行、学问不够,很害怕担负不起别人的赞誉,如果名过其实,这就会有灾害发生,所以自己非常的谦虚。只有谦虚才能够有福分,如果是自满,自满的人必定遭到损害,所以说「谦受益,满招损」。听到别人讲我的过失我反而很高兴,为什么?我自己发现不了我自己的过失,别人帮助我,提醒我改过,对别人要有感恩心,自己很庆幸有这样的朋友可以给我直言相劝。你看真有这样的态度,所招感的必定是「直谅士,渐相亲」。这个直就是友直,正直的朋友。谅?谅是宽容,有包容心的朋友。其实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不仅是正直,而且他会包容,他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还没有成圣贤之前必定是有过失,所以他也必定会包容。但是包容不是纵容,他会提醒我们改过,会劝谏我们,而我们能够听了别人讲的过失马上能改,过能改就归於无,又能够恢复我们的本善,能够闻过则喜,自然就会有益友跟我们亲近。所以益友、损友实际上都是自己招感的,不能够自己抱怨自己怎么都没有益友,在身边好像都是损友,实际上是自己没有具备招感益友的这些品德。
所以人不要怕过失被人知道,过失被人知道是好事情,为什么?知道以后,我的障碍,内心当中的这些习气,就会很容易被断除。所以当时子路,孔子的学生子路都能闻过则喜,这种人他必定会有争友,他也就身不离於善名。这是讲到能够有直言相劝的人在身边,确实对我们进德修业会带来莫大的帮助。在家里面,经文中说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如果父母有一个「争子」,这个争子不是那种抗逆父母的,跟父母争吵的、顶撞的那些儿女,不是,那是什么?看到父母有过失能够劝谏父母改过的,这种儿女才叫争子。而真正的争子,他劝谏父母也必定会懂得「怡吾色,柔吾声」。玄宗皇帝他的注解中说到,「父失则谏,故免陷於不义」,如果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儿女就应当劝谏,避免父母陷於不义。下面又说到,经文讲到,『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假如做父母的有不义的行为,或者是不义的念头,这个「义」是当宜字来解,不宜,就是不应该,不应该做的去做了,不应该想的想了,不应该说的说了,这都叫不义。所以「子」,做儿女的,遇到父母有不义的心行,就不可以不劝谏,这个「争」也是劝谏的意思,为人臣的也就不可以不劝谏於领导,这都是让做父母的、做领导的改过。
所以唐玄宗注解说,「不争则非忠孝」,在这个情形下,如果看到父母有过还不能够劝谏,一味的顺从,就陷父母於不义,这是不孝。为人臣的见到做领导的有过失不能够劝谏,这就不忠,这都是陷领导於不义。所以经文上说,『故当不义则争之』,当我们看到父母有不义的要去劝谏,领导有不义的,有过失的,要去劝谏,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去劝谏。如果是盲目的遵从,『从父之令』,对於父母的这种不正确的命令还是盲目听从,这怎么能够称为是孝?这是反问,『又焉得为孝乎?』这反问是加强语气,这不是真正的孝。当然这个劝谏也要有艺术,如果没有艺术可能这个劝谏起不到效果。所以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做人真的处处要有智慧。在《论语》当中有一句话说到,「君子信而后谏」,这是讲到,真正一位君子,他必定是取得别人的信赖才会劝谏他,如果没有取得别人的信赖就给他直言相劝的话,可能他会想到我可能在毁谤他,因为他对我没有信心。所以为人子女的平日就要懂得尽孝,在慈爱、恭敬、安亲、扬名种种的这些孝行上面要落实,让父母对我有信任感,他能信任我就能够劝谏父母,因为父母知道我是对他有孝心的,所以有信心基础上才能够做劝谏。为人臣的也是如此,做下属的对於领导要劝谏,首先下属他平日表现就是忠诚於领导的,所以领导对他有信心,否则的话,他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信任度而劝谏领导,领导可能就会生气,不仅不能够接受,而且还会对他进行惩罚。就像唐太宗对魏徵有信赖,所以魏徵直言相劝,唐太宗才能够听得进去。
你看魏徵他真正是廉洁奉公,忠君爱国,他自己在家里面没有会客厅,你看受到唐太宗这么信任的人,这么有权势的人,他家竟然穷得没有会客厅,进到屋里就是卧室。为什么?因为魏徵说,假如我有会客厅,就会常常有人来跟我见面,来这坐,来这坐的都是给他讨好的、说情的、希望他帮忙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魏徵深得唐太宗的信赖。所以魏徵避免这些麻烦,干脆家里就不设会客厅,人家就不来找他,不会上门,所以他就得到清净。所以他的劝谏就有公心,没有私心。他这样的操守、品德,就能够感得皇帝的信任,所以他的劝谏才能够让皇帝听得进去。也有历史上不少直言相劝的人,到最后被皇帝给诛杀,为什么?因为一个正直的人,他如果是劝谏皇帝的话,往往都会触犯某一些人的利益,那些人他就不高兴,所以就要反对,如果皇帝稍有疑惑,听从小人的谗言,可能就会对这些忠臣、这些争臣进行惩罚,甚至会把他们拉去杀头。所以古人讲,「武死战,文死谏」,武将一般是死於沙场,文官通常是死於劝谏,他劝皇帝改过的时候,皇帝一不高兴就把他斩首。所以《左传》上面有一句话讲的,「伏死而争」,能够拼死劝谏的这种人真正是忠臣。就像明朝的海瑞,他是海南人,他是刚正不阿的,有非常廉洁的操守。在任期间他是专门去平那些冤假错案,打击那些贪官污吏,也得罪很多人,也曾经被迫害被关进监牢狱。但是像这样的忠臣,皇帝如果能够听劝谏,自然这是国家的福分。明朝,海瑞经历了好几个皇帝,有的皇帝能够任用他,有的皇帝听信谗言,就不任用他,而且会把他关起来。但是海瑞自己不论是在顺境、逆境,都存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他能够伏死而争,他对皇上劝谏,或惩治贪官污吏,冒著自己生命危险而全然不顾,把生死置之度外。这些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很多很多,都是忠臣,这是国家的福报。如果国家领导对这些忠臣排挤,甚至杀害,这就会给国家带来灾祸。所以一个领导人他要有那种雅量、有智慧,能够听得进劝谏,因为忠言逆耳,就好比是良药苦口一样,好听的话不一定是好话,不好听的话往往是对自己有益的话。
对一个劝谏的人来言,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在《论语》当中也说到,唐玄宗他注解当中提到,士有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受忠告是出自於《论语》,《论语》当中「子贡问友」,这是刚才谈到的益者三友,子贡有问到关於朋友的问题,「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对待朋友的劝谏要怎么样做?跟劝谏君王、劝谏父母就有不同,要对他有忠告,忠告就是为他说明他自己的过失,希望他能改过。而最重要的是善道之,这个道是导的意思,导引,善於导引朋友改过,如果朋友不听从那就要停止,这是跟朋友相处之道。如果朋友经过劝导以后他不听,那最好就别说,否则就会跟朋友疏远,大家的关系就搞僵了,就叫自辱。所以对朋友相劝通常事不过三,劝一次不听,最多再劝第二次,不要劝第三次,到第三次就自取其辱。而对於父母、对於领导那是不一样,对父母,《弟子规》上讲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所以父母如果有过失,我们是要想方设法一次又一次的劝谏,哪怕是他听不进去劝谏,也要在方便的时候,看到他欢喜的时候,再次善巧的来劝谏,非使他改过自新不可。这要有很大的耐心,这跟朋友劝谏就不一样,跟朋友,不可则止,他谏不入那就要停止,但是对父母,谏不入,悦复谏,一次又一次,哪怕是父母最后发怒打我,惩罚我,我都号泣随,挞无怨,哭号著也不舍离父母,哪怕是父母惩罚我,心里也没有对父母怨恨。对父母、对领导、对君是一样的。所以孝和忠是一体。
在唐朝李世民还没有做到皇帝之前,跟著他的父亲李渊行军作战,有一次李渊有一个错误的军事方案,李世民懂得这样做不行,就劝谏他的父亲不要用这个军事方案,但是李渊不听劝谏,结果李世民一次一次的劝谏,最后他父亲恼羞成怒,李世民结果就在晚上在军营外面放声大哭,悲痛欲绝,感动他的父亲,最后父亲才重新的去思惟考虑这个方案,冷静的想了以后,终於改变方案,才不至於全军覆没,这就是「号泣随,挞无怨」,对父、君都是以这种心,这是孝心也是忠心。真正能够劝谏父母、领导,不陷他们於不义,这是尽孝、尽忠。这就是「谏诤章」给我们说明的道理。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孝经》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七集) 2008/7/17 华严讲堂 档名:52-266-00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