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6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6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6)◎ 印海 著菩萨八十种好中,每一种好,有五百亿宝色,也如前文三十二相中,经过发心修,长时修,无间修,殷重修,无余修而感得此五百亿宝色。同时于一一..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6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6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6)◎ 印海 著第二大神名曰华德,身雨众华,弥覆宫墙,化成华盖,一一华盖,百千幢幡,以为导引。第二,菩萨因内修定蕴,外感大神,名曰华德。禅定能够澄静..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9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9

八部众第三药叉,又称夜叉,华言勇健,又云暴恶,或称贵人,可分三类:一地行夜叉,二飞行夜叉,三空行夜叉,后者在四天王天,忉利天中守护城池。诸药叉众皆以众生肉为食,..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7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37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37)◎ 印海 著如是处兜率陀天,昼夜恒说此不退转*轮,度诸天子。根据上文所说,菩萨在我们欲界第四天的兜率天,欲界共有六天,唯有此天的天众皆感知足,..

白云禅师:二众修学的差异

白云禅师:二众修学的差异

二众修学的差异白云禅师著述佛弟子,有出家与在家二众;其修学的旨趣和内容亦有不同出家,具天人师身份;于修学,不仅要自度,更须度他。在家,乃教中外护;于修学,但得自..

白云禅师:把握情识的作用

白云禅师:把握情识的作用

把握情识的作用白云禅师著述身、口、意,是人造作之本,造作的原动力,是自我的情识作用;情识缘起于欲,欲缘起于贪,贪的内容,不外财、色、名、食、睡。情识的发动,相应..

品味茶中的佛教文化

品味茶中的佛教文化

茶多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山野宁静的自然环境,秉性高洁,不入俗流。是以,古代文人墨客皆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寄托着人类高洁清雅的情怀。这与佛教之中追求..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4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4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44)◎ 印海 著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华、衣服、绘、盖、幢、幡、礼拜,系念。以下说修十种下品之行。本经列出十种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