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5)洪二、求乐差别(分二科)荒一、标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略有三种欲求乐心差别可得。这是「慈愍观」。这个「慈愍观」的「六事差别」,第三「..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5)洪二、求乐差别(分二科)荒一、标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略有三种欲求乐心差别可得。这是「慈愍观」。这个「慈愍观」的「六事差别」,第三「..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9)天二、忧苦喜乐别(分二科) 地一、明与夺若苦所随有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无乐欲,菩萨依止善权方便,设兼忧苦应授与之。若乐所随无利益事,众生..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1)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四瑜伽处之二子二、往出世道(分三科) 丑一、标七作意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渐次生起七..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7)九三○页倒数第二行【补充】=============================================云何缘起?云何缘起善巧?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3)天二、于修光明(分二科) 地一、举光明想(分二科) 玄一、加行思惟彼瑜伽师复应教授,告言:贤首!汝先所取诸光明相,于奢摩他品加行中,及于毗..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5)午三、于道谛(分四科)未一、道胜解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碍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这是第三科「于道谛」。了相作意已经解释过了,现在是胜解作..
打佛七,只须一心念佛,不须讲话,所谓‘行起解绝’。若是在念佛堂中讲话,那是‘打闲岔’。既是打闲岔,为什么还要讲话呢?因为我们众生和诸佛不同,‘众生以差别为性’,..
古玩收藏者为了寻宝,经常游走于古玩市场、坊间店铺,或翻山越岭于古老村庄、集市小镇。他们常年乐此不疲,淘到心怡的“宝贝”,自是兴奋不已,若是空手而归,同样精神愉悦..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3)九、于诸言说非量加行言论太过。虽说法论而好折伏起诤方便。有十种违逆戒定慧三学的事情,在十种里面第七种思惟诸法瑜伽作意所有过患。这第七..
菩提达摩未出家前就具有超人的才智、脱俗的慧根。有一次,般若多罗尊者指着一堆珠宝问菩提达摩三兄弟道:“世界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好的东西吗?大哥月净多罗答:“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