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详解
摩诃马甲,2009
阿赖耶识
《解深密经》
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 阿赖耶识
《瑜伽师地论》
云何建立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又即此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复次此杂染根本 阿赖耶识
在罗汉或是七地菩萨以上,舍 阿赖耶识
《瑜伽师地论》
此识无始恒转如流乃至何位当究竟舍。阿罗汉位方究竟舍。谓诸圣者断烦恼障究竟尽时名阿罗汉。尔时此识烦恼粗重永远离故说之为舍。此中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
《摄大乘论释》
释曰。由是佛法摄持法身。今当显示。由清净者。谓由清净佛法摄持法身。如是法身证得清净由转何法。谓转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瑜伽师地论》
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余依涅槃界中。是无心地。何以故。于此界中。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虽然此舍是舍名,而不舍第八识体,但第八识在此以后则不名 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
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
。 所以,法相宗所说 阿赖耶识
《摄大乘论释》所说:“转 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也说
:“经说真如是法身故。论说转去 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 同时,法相宗所说的如来藏,其范围也大于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百法明门论》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 阿赖耶识
而如来藏是一切法、一切众生:
《摄大乘论释》
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者。遍见一切等无我故。如有说言。一切诸法皆如来藏。如是等。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者。得彼意乐平等性故。得一切佛平等心性者。得彼法身平等性故。此即名为菩萨见道者。
《摄大乘论释》
释曰。自性清净者。谓此自性本来清净。即是真如自性。实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由有此故说一切法有如来藏。离垢清净者。即此真如远离烦恼所知障垢。即由如是清净真如显成诸佛。得此道清净者。谓能得此真如圣道即是清净。谓念住等菩提分法。及以一切波罗蜜多。生此境清净者。生此能证菩提分法所缘境界。生此境界即是清净故名生此境清净。即契经等十二分教。
《佛地经论》
若一切种清净慧眼恒不见秽。又净法界若无差别。一切种净则名一切如来法身。亦名如来真实体性。于一切时常无变故。由此法界一切有情心相续中平等有故。说如是言。一切有情是如来藏。一切有情皆有佛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如来藏在染位与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虽然
《密严经》说:“一切众生 阿赖耶识
:“事佛性,即在事用上有种种的功能,可能令众生转化而成佛。这是着重在可能性上讲,可能性即如唯识论讲的第八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同于涅槃必然是指阿赖耶识
清净本性而言,不是指阿赖耶识
名相,换句话说,佛陀、高僧为了让众生明白众生有成佛的可能,说阿赖耶识
虽然污秽但实际上能转污为净,而并不是说阿赖耶识
不需要转净就是清净如来藏法身了。 正如《密严经》
后面所说:“
了达于清净,赖耶不可得;赖耶若可得,清净非是常;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
所以“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指的不是阿赖耶识
=如来藏,而是指“离开第八识别求真理”
的外道。正是如此,才会有:“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的说法。如果说 阿赖耶识
所以
《广百论释论》
说阿赖耶识
:“有情身中一一各有 阿赖耶识
但
《大乘止观法门》
说如来藏则是:“问曰。不空如来藏者。为一一众生各有一如来藏。为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唯共一如来藏耶。答曰。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唯共一如来藏也”。
因阿赖耶识
偏粗重杂染,凡夫妄执内我。而如来藏境界清净本然,无始无终、非大非小、不内不外、非一非多。 太虚大师总结 阿赖耶识
《大乘起信论略释》
然阿黎耶识依不生灭与生灭和合立名,如云空海水波流也。和合识破,则生灭心相灭,不与生灭和合,则即不名为阿黎耶,而唯应名为如来藏。故亦说依如来藏心而有阿黎耶识,如云依空海水而有空海水波流也。一者指不觉生灭中之不生灭觉性,一者指不生灭觉内之不觉生灭相,故如来藏与藏识虽相即而非一也。
此乃确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