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殷法师:部派佛教中有关“异生不能断诸烦恼”的讨论
悟殷法师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悟殷法师简介,悟殷法师讲座开示,悟殷法师经典语录
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悟殷法师简介_悟殷法师讲座开示_悟殷法师经典语..
异生,是和圣者相对应来说。异生,是凡夫众生;圣者,是证得初果,乃至证阿罗汉果的圣者。行者听闻正法,冀望藉着修道,断除烦恼,由凡夫地,超凡入圣,晋升为圣者之流,乃至最后证得究竟解脱。
那么,异生能否断除烦恼呢?学派中二种意见:一、异生不能断诸烦恼。如化地部说异生不断欲贪、瞋恚(大正49.17上);譬喻师说异生不能断诸烦恼(大正27.264中),大德说异生无有断随眠义,但能伏缠(264中、下)。二、异生能断诸烦恼。如有部论师说异生能断欲贪、瞋恚(大正49.16中),异生以世俗道亦能断结(大正27.264下),异生能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随眠,唯除有顶(465上);犊子部说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大正49.16下)。何以有此歧异?以下分析之。
一、异生不能断诸烦恼
异生不能断诸烦恼,这是化地部和譬喻师的意见。据《大毗婆沙论》记载,譬喻师主张异生不能断诸烦恼的学理依据是:若以圣慧见法断者,是名真断的圣教。行者现观四谛法,以圣无漏慧见四谛理,入正性离生(见道),断诸烦恼,得证果位,晋升为圣者之流,才是真正的断烦恼;而凡夫没有无漏慧,故不能断诸烦恼(大正27.264中)。譬喻师的意思是,断惑离系缚是无漏圣道的力量,凡夫异生未得无漏圣道,故不能断诸烦恼,因为无有世俗道能断烦恼(大正27.741下)。必须特别留意的是:异生不能断诸烦恼,是指世俗道不能断见所断惑(见惑)只能暂伏烦恼而言。此如譬喻者大德说:异生无有断随眠者,但能伏缠,亦非世俗道有永断义(大正27.741下,264中)。至于化地部主张异生不断欲贪、瞋恚(大正49.17上),由于文献缺乏,真义如何?难得圆满解说。或许可以比照譬喻师所引[若以圣慧见法断者,是名真断]的圣教来解说:凡夫异生未有无漏慧,故不能断见所断惑。而且,以渐次证果来说,欲贪、瞋恚是欲界烦恼,三果才能究竟断除,故而说异生不断欲贪、瞋恚。
既然凡夫不能断烦恼,那么,如何会通:猛喜子比丘已断欲染,乃至断无所有处染,生非想非非想处,以及外仙已离欲染的圣教呢?譬喻师大德说:
所引契经,不断说断,不离说离。如余契经,不断说断,不离说离。何等契经不断说断?如说:愚执我我所,死时皆永断,智者既知此,不执我我所。何等契经不离说离?如说:有村邑中,童男、童女戏弄灰土,以造舍宅。于此舍宅未离染时,修营拥卫;若时离染,毁坏舍去。如此二经,是不断说断,不离说离。所引契经,义亦应尔。然诸异生于诸烦恼,实未永断,但能暂伏。谓离染时,以世俗道攀初静虑,离欲界染;渐次乃至攀非想非非想处,离无所有处染;非想非非想处无上可攀,故不能离。犹如蚇蠖缘草木时,攀上舍下,若至极处,无上可攀,即便退下。如人上树,应知亦然。如野干等践暴麻芦,但损苗茎,不除根栽;异生离染,应知亦然,唯能暂伏,不能永断。(大正27.264中--下;741下)
大德举二个圣教为量,批评猛喜子生非想非非想天和外道离欲的圣教,是不断说断,不离说离,都非真义;并以蚇蠖缘草木,人上树,野干践麻芦等三个譬喻,证成了凡夫只能暂伏烦恼,唯有已得无漏慧的圣者才能真正断除烦恼的主张。
又譬喻者以为异生不能断诸烦恼,但能伏缠,自然就主张唯伏烦恼亦得上生;同理,有部论师既然主张诸异生能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随眠,唯除有顶,必然的会说伏烦恼不得上生,要断下地诸烦恼尽,方得上生故(大正27.355上)。
二、异生能断诸烦恼
有部论师与犊子部,都主张异生能断烦恼,但异生所断烦恼的内容,二者还是有所不同。
(一)有部:异生能断三界见、修二惑
有部认为:异生能断欲贪、瞋恚(大正49.16中),异生能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随眠,唯除有顶(大正27.465上)。笔者以为:有部异生能断烦恼论,与有部断惑证真的修道次第与学派风格有关。何以故?如《大毗婆沙论》说:
[三结中有身见结,或见所断,或见修所断]云何见所断?若有身见非想非非想处系,随信、随法行现观边苦忍断,是见所断。谓有身见,从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可得,世俗道起能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有身见,于非想非非想处有身见,此世俗道无能断力,便住不进,后若见道现在前方能断彼。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有身见,彼若异生断,以修道断;圣者断,以见道断。异生断,以世俗道断;圣者断,以无漏道断。异生断,以智断;圣者断,以忍断。异生断,以九品断;圣者断,以一品断九品。异生断,数起断;圣者断,不起断。异生断,不观谛断;圣者断,观谛断[戒禁取、疑,亦同]。(大正27.265上--中)
有部说凡夫异生能以世俗道、以修道断三界烦恼(除有顶),主因在于有部是四圣谛渐现观(大正49.16中)论者。行者先别观欲界苦,后合观色、无色界苦[集、灭、道,亦同],依次现观而入见道:此即思惟欲界行入正性离生。又有部以见道(正性离生)分凡圣,主张十五心见道: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五心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说名住果(大正49.16中)。所以,行者由听闻正法,精勤修学,由四加行渐次引生苦法智忍(入正性离生初心),从此见道十五刹那(初心至第十五心),即是预流向,或一来向,或者是不还向圣者。亦即从初心苦法智忍到第十五心道类智忍的现观位是见道位,尚未证得果位,只是行向果位;第十六心道类智是修道位,证得圣果,是住果位。如此,行者离欲染,或乃至离无所有处染,倘若未证入正性离生的话,都还是凡夫异生。这种说法,表示了有情的断惑证果,有次第证果和超次证果的不同四沙门果非定渐得(大正49.16中)。不过,说异生能断三界见、修所断烦恼(除有顶),是就超次证果者而言。如异生已离欲染乃至无所有处染,入正性离生,即马上得证三果;若未证入正性离生之前,即使已断除无所有处染,都还是凡夫异生。而且,《婆沙论》主还认为:圣者见道现在前时,断见所断,后若修道现在前时,断修所断;异生修道现在前时,总断五部[见苦所断,见集、灭、道所断,乃至修所断],以诸异生不能分别五部差别,唯能总断故(大正27.266上)。
(二)犊子部:异生能断修惑
据《异部宗轮论》记载,犊子部主张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大正49.16下)。犊子部的现观次第与有部大同小异:同样主张四谛渐现观,有部主十五心见道,而犊子部是十二心见道: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二心顷说名行向,第十三心说名住果(大正49.16下,)。异生以世俗道断了欲贪、瞋恚,在未证入正性离生以前,都还是凡夫;直到世第一法无间引入苦法智,名入正性离生(初心),从初心乃至到第十二心道类智,是行向位(见道位),到第十三心,即得证果位(住果修道位)。因为异生以世俗道不能断见所断烦恼,因此,犊子部说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是就有情未证圣果前(未断见惑),即以世俗道断尽欲界修道所断结,虽然欲界见惑未断,未入正性离生,但欲界修惑已断,已可说是离欲者了。这样,犊子部是主张异生不能断见所断烦恼了。
(三)有部与犊子部之诤议
有部主张异生能断三界见、修所断烦恼,犊子部却主张异生不能断见所断烦恼。犊子部和有部的差别在于:犊子部认为:有情以世俗道断尽欲界修道所断结,未断欲界的见所断惑,即名为离欲。简单的说,犊子部主张异生不能断见所断惑,但能以世俗道断修所断惑。而有部论师则认为:异生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悲观对治瞋恚,或者以世俗智修六行观粗、苦、障、静、妙、离,能断除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烦恼,唯除有顶惑;因有顶惑必依观四谛之无漏智方能断(无漏圣道方能断)。职此之故,不能同意犊子部异生不能断见惑的主张,对于譬喻师所举圣慧见法断者是名真断的圣教,亦会通为是指究竟断有顶染(大正27.741下)而言。
三、与异生断烦恼相关的问题
以上,说明了异生能否断烦恼的学派异见。这里有三个与异生断烦恼相关的问题值得探讨:一、有部论师与譬喻师,同为三世实有论者,何以一主异生不能断诸烦恼,一主异生能断三界见、修所断烦恼(除有顶惑)呢?二、断了见惑,即成为初果圣者了,何故断了三界见、修所断烦恼(除有顶惑)还是凡夫异生?三、三果圣者断除欲界九品修惑,才能远离欲界烦恼,何以犊子部却说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呢?
(一)有部论师与譬喻师的诤议
何以譬喻师说异生不能断诸烦恼,有部却说异生能断三界见、修所断烦恼(除有顶惑)?笔者以为:这牵涉到学派修行的现观次第,学派的菩萨观,以及学派的风格不同所致。详细情形,笔者于〈人间菩萨的活水源头〉异生不断烦恼,菩萨不入灭定部分,有较详细的讨论,这里简略说明如下:
有部论师的修道次第[如前所说]:主张四圣谛渐现观,以见道分凡圣,主十五心见道。异生没有无漏道,也没有无漏慧,所以异生是以世俗智的修道断除三界见、修二惑(除有顶惑)。既然如此,有部的菩萨犹是异生,所以菩萨也是能断除这些烦恼的。这样,正符合了有部:应言菩萨犹是异生,诸结未断,若未已入正性离生,于异生地未名超越(大正49.16中);菩萨唯依第四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大正27.33上);菩萨先离无所有处染,后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以三十四心刹那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大正27.780中--下),以及一切菩萨,决定先于无所有处已得离贪,方入见道(大正29.25中)等学说。
又,有部论师以三世实有论的学理,认为已断尽烦恼的时解脱阿罗汉,若遇退缘,还会再现起烦恼而退堕(大正27.311下--312下)。那么,凡夫所断的三界见、修所断烦恼,是否还会再现起烦恼而退呢?论师说:不退法种性的异生,如菩萨等,其所断结必定不退;若是退法种性异生[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其所断结则必定当退(312上)。如此,也符合了菩萨九十一劫不堕恶趣,岂由以无漏慧觉知缘起?应作是说:或施、或戒,乃至下忍,皆于恶趣得非择灭(大正27.165上),菩萨先离无所有处染,后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一切菩萨,决定先于无所有处已得离贪,方入见道等学说。
有部论师与譬喻师,主要的诤论点在于:有部主张异生以世俗道亦能断结,异生以修道断,而譬喻师却主张无有世俗道能断烦恼(无永断唯能伏)(大正27.741下,264下,465上)。不过,二者主张之背后,尚牵涉到彼此的学风定、慧偏重不同的缘故。譬喻师偏重于慧,主张异生不能断诸烦恼,唯能伏缠,亦符合其菩萨观菩萨欲广修般罗若故,于灭尽定心不乐入(大正27.780上)的思想。这种菩萨思想,将在大乘佛法中,为精进勇猛追求无上菩提者的指标而发扬光大。
(二)断了见惑还是异生
以渐次断证来说,断了见惑,即成为初果圣者了,何故断了三界见、修所断烦恼(除有顶惑)还是异生?这源于有部以见道分凡圣,主张十五心见道: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五心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说名住果,四沙门果非定渐得(大正49.16中),以及异生能以世俗的修道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随眠(除有顶)的缘故。超次证果的行者,即使断了三界见、修二惑(除有顶),倘若未引入正性离生,都还是凡夫异生。
(三)异生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
以渐次断证来说,三果圣者断除欲界九品修惑,才远离欲界烦恼,何以犊子部却说异生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呢?据印顺导师的研究:这牵涉到九十八随眠中,那些是见所断,那些是修所断?《品类足论》说:九十八随眠中,八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大正26.702上)。《发智论》却说:九十八随眠中,二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大正26.930中,)。因此,《大毗婆沙论》中,有一番问答:
问:若二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余不定者,《品类足论》何故说九十八随眠中,八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耶?答:此文是了义,彼文是不了义;此文无别意趣,彼文有别意趣;此文无别因缘,彼文有别因缘;此文依胜义谛说,彼文依世俗谛说。复次,彼论依渐次者、具缚者、非超越者说;此论依非渐次者、不具缚者、超越者说。复次,彼论唯依圣者离染非异生,圣道作用非世俗说;此论通依圣者、异生离染,圣道、世俗道作用说。复次,此论是决定说,彼论依异门说。谓先离欲乃至无所有处染入正性离生者,彼见道中,亦证下八地见所断法无漏离系得,故作是说:八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妙音尊者亦作是说:此论所说依决定理,《品类足论》说八十八见所断者,依证无漏解脱得说,或依渐次得果者说。(大正27.266下--267上)
《品类足论》是依渐次者、具缚者、非超越者说,唯依圣者离染非异生,圣道作用非世俗说;而《发智论》是依非渐次者、不具缚者、超越者说,通依圣者、异生离染,圣道、世俗道作用说。《婆沙》论主意谓:《品类论》说异生不能断见惑,是就渐次证果者而言;《发智论》说异生能断见、修二惑,是就超越证果者而设的。
因此,印顺导师认为:犊子部立:若断欲界修所断结,名为离欲,非见所断。是本于阿毗达磨的旧说,《品类说》也是这么说的。《发智论》的〈结蕴〉不善纳息中,立二门:见修五断分别,见修二断分别。五断分别门,就是一般说的,八十八随眠见所断,十随眠修所断。二断分别门,则以为:除非想非非想处以外的八十八随眠,也是异生修所断的。如异生离欲染[及色、三无色]时,不但断修惑,也断欲界的见惑(大正26.930上--下)。而《大毗婆沙论》主评为:此文[二断分别门]是了义,彼[《品类论》]文是不了义(大正27.266下)。显然的,《发智论》创立新义,而旧义八十八见所断,也还被保存。犊子部不同于说一切有部,实只是不同于新义而已。
因此,简单的说,犊子部主张异生不能断见惑,是源于阿毗达磨论旧说:八十八随眠见所断,十随眠修所断。有部论师主张异生能断见、修二惑,是源于阿毗达磨论新义:异生能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见、修所断烦恼,唯除有顶。
如[前面引文]譬喻师说离染时,以世俗道攀初静虑,离欲界染;渐次乃至攀非想非非想处,离无所有处染;非想非非想处无上可攀,故不能离(大正27.264下) 。从此段文,显示了譬喻师亦认为:异生以世俗道能离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修所断惑,但因未有圣无漏慧(未证入正性离生见道),故只算是暂伏烦恼(离烦恼),一旦以圣无漏慧断尽见道烦恼(见惑),即是真正断烦恼了。这义涵着,异生是不能断见惑的。这样一来,异生能否断诸烦恼的诤论,都是源于学派对于异生能否断除见惑而来的不同解说而已了。譬喻师与犊子部,可说是承袭于阿毗达磨论的旧说异生不能断见惑;有部论师发展于新义异生能断见、修二惑。而譬喻师与犊子部的不同,是譬喻师特别强调于无漏慧断见惑,这也显示了譬喻师的学风是偏重于慧。
本文摘录自悟殷法师着《有部譬喻师的思想与风格》第十四节。全文长八万字,法界出版社将于下半年继续推出法师部派佛教相关钜着,敬请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