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业因,健康是善报——药师禅健康疗法的因缘分享2
【药师坛城药师禅健康疗法“法施”分享疾病是业因,健康是善报——药师禅健康疗法的因缘】
佛陀游化诸国来到广严城,安住在乐音树下,为大家讲经说法。广严城是指毗舍离城,是佛陀住世时印度为最富裕、最安乐和民众最有智慧之城,也是维摩诘居士所住之处,因地大城广,国土庄严,故称为"广严城"。
广严城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宣讲《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之宝所,佛在广严城的乐音树下,开示我等众生如何信奉修持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本愿功德,并且慈悲指示了末法时期众生应当勤求药师琉璃光佛的慈力加被,使身心健康安乐,才能安心入道,最终圆满成佛。
乐音树是一种树的名字,得名的原因是当微风吹动树时,这棵树就会发出美妙的音乐声,所以命名为乐音树。每当我诵读《药师经》的时候,我就有亲身参与、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在广严城听闻佛陀说法,也就是佛陀宣说药师法门的当前一念,虔诚地传承佛陀的心意。
在这样的心境中,一刹那,我就好像安住在世尊释迦牟尼佛的心中。是当时的一个念头,是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瞬间交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我的心安住在药师净琉璃世界,眼前的即是药师佛。我从佛陀的心意中传承着净琉璃世界的甘露,一切都是药师佛净琉璃光所完成的。这就是药师禅健康疗法因缘,也是我倡导的药师禅健康疗法缘起。
写到这里,先说说我对药师禅的理解吧!
可以这么说,药师禅是佛医学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医学知识和逻辑来解决健康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健康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健康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医学知识、任何健康逻辑、任何养生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你自己)的健康思维,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健康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药师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法。所谓:打开六根,心大感恩,本心不动,任念来去,复与药师本性相融相合,无二无别,即为药师禅也。于此日里行间、举手投足、抬眉瞬目则皆为药师禅也。
药师禅是一部圆融世间、出世间的健康大法,药师禅是不离世间的健康疗法。
接下来说说药师禅健康疗法!
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死。诸佛出世,无非将自己所证知的如何解决生死问题的经验与方法告诉我们,使众生依之实行,得以解决人生最大、也是最难解决的生死问题。药师禅健康疗法认为,所有疾病的发生皆是业力所致,具体的说是“五业”:即共业、意业、身业、口业、怪业。病的成因有三种:内因、外因和怪因。外因是共业五大失调(地火水风空)所感;内因是意业“三毒”(贪嗔痴)浸淫;怪因是身业(杀盗淫)和口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七恶”以及前世的怪业孽债业障所致。所以,药师禅健康疗法最终治疗的结果,是小宇宙内外环境全面协调,人体达到业消及身心灵的和谐。
写到这里还要说一下,“五业”导致小宇宙的“失衡”,必然发生中医学认为的人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失调。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健康首先是心理与基因程序的平衡统一。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必然引发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的发生。诸如引起生理的疲劳,亚健康,病理与疾病的发展与过渡,启动重大疾病的发生。所以,药师禅健康疗法对于疾病的治疗关键是注入陀罗尼能量加持消“五业”,这也是中医学治病先“治本”的具体体现。此外,药师禅健康疗法创新理论归纳为一个理论核心,就是以《药师经》消五业为核心。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小宇宙内外环境全面协调是健康的基础,五业不消除就没有身心灵的和谐。五业是造成各种疾病的根本原因,临床上无论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都与“五业”有关。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个公案,或许更能明白药师禅健康疗法!
比如当你正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却在高考名落孙山,令你热血冷却,理想破灭,一时不知所措,在十字路口徘徊、彷徨时——吃茶去!
当你几经周折就业不符合心愿,实在枯燥无味,百无聊赖,难于发挥所长,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时——吃茶去!
当你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左磕右绊,被人误解,受到委曲,甚至遭人暗算,而心灵受到创伤时——吃茶去!
当与你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的恋人,忽一日弃你而去,傍上大款或权贵,不啻于晴天霹雳令你目瞪口呆,甚至欲想寻短见时——吃茶去!
“吃茶去”!多么豁达的胸怀、多么洒脱的人生、多么自在的境界!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不管生存状况如何,遂意也罢,逆境也罢,都不要把它太当作一回事,不可过于执着于身外之物。即使泰山崩于前、猛虎追于后,也一样悠哉优哉地“吃茶去!”
禅是觉悟,禅在领悟,禅是恬静,禅入了定,八风动不应。凡事一个“吃茶去!”了却万千烦恼,禅定而心悟,我想药师禅健康疗法的真意也是如此,简单方便的健康法门,就是一个“吃茶去!”
何谓药师禅:简单说就是——众生欢喜?离苦得乐!
详细说一下药师禅?我给药师禅下的定义:药师禅,是佛医学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医学知识和逻辑来解决健康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健康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健康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医学知识、任何健康逻辑、任何养生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你自己)的健康思维,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健康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药师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法。
坛城法语: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唐密将禅分为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具体一点说如来禅是由定下慧、是渐修的方法,从呼吸下手,然后断惑证真;祖师禅是心法,以慧摄定,明心见性,顿证菩提;秘密禅是色法,告诉我们如何在包含之中修行。简单三个字来概括就是“色”饮食生活中修,是秘密禅;“息”在呼吸中间修,是如来禅;“心”在睡眠之中修,是祖师禅。禅的本义与精神是通同的,但南传、汉传、藏传又有所不同,南传佛教的内照谛观、摄心一处;汉传佛教的日里行间、观心不住;藏传佛教则要开心。所谓:打开六根,心大感恩,本心不动,任念来去,复与药师本性相融相合,无二无别,即为药师禅也。于此日里行间、举手投足、抬眉瞬目则皆为药师禅也。
药师禅健康疗法:药师禅健康疗法认为,所有疾病的发生皆是业力所致,具体的说是“五业”:即共业、意业、身业、口业、怪业。病的成因有三种:内因、外因和怪因。外因是共业五大失调(地火水风空)所感;内因是意业“三毒”(贪嗔痴)浸淫;怪因是身业(杀盗淫)和口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七恶”以及前世的怪业孽债业障所致。所以,药师禅健康疗法最终治疗的结果,是小宇宙内外环境全面协调,人体达到业消及身心灵的和谐。
坛城法语:佛医学认为“五业”导致小宇宙的“失衡”,必然发生中医学认为的人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失调。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健康首先是心理与基因程序的平衡统一。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必然引发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的发生。诸如引起生理的疲劳,亚健康,病理与疾病的发展与过渡,启动重大疾病的发生。所以,药师禅健康疗法对于疾病的治疗关键是注入药师家族陀罗尼能量加持消“五业”,这也是中医学治病先“治本”的具体体现。此外,药师禅健康疗法创新理论归纳为一个理论核心,就是以《药师经》消五业为核心。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小宇宙内外环境全面协调是健康的基础,五业不消除就没有身心灵的和谐。五业是造成各种疾病的根本原因,临床上无论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都与“五业”有关。
药师佛对中国医学和“医德”的影响
药师佛长寿文摘
文章精选/与众结缘
《药师经》:带来幸福和健康
我曾经给《药师经》的讲座起了一个题目,叫“幸福健康的佛法”。《药师经》的核心是带给我们幸福,这个幸福包括今世的利益,也包括来世的利益。但是,这些利益、这些幸福还不是最终的。药师希望我们最终能够成佛,获得究竟解脱。
另外,求健康是《药师经》一个重要的宗旨。虽然健康也可以包含在我们前面说的幸福之内,但是由于本经特别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针对不健康的办法,所以我们把健康这块单独提出来。《药师经》涵盖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幸福和健康。《药师经》是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健康的一部经典,所以,现代人需要药师法门,也要学习药师法门。
《药师经》明明白白地说,只要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佛早就已经预见到我们这个时代的这些问题,所以佛才特意讲了这部经,解决我们越来越严重的现世的这些问题。我们人太痛苦了,这就是我们学修《药师经》的动力和出发点。
《药师经》中所发的大愿,给缺衣少食人衣食,给缺医少药人医药,给遭受各种磨难和身心痛苦的人以安慰和治疗。你不觉得他真的很伟大么?这样给大家的满足并不亚于你死后给你净土。对一个饥寒交迫的人来说,你给他一碗热面条吃下去,他当下就在净土。我们现在要的是雪中送炭,不仅给他将来利益,还要给他现在利益。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越动荡,越充满了各种不如意,就越显得药师法门尊贵无比。所以我们要庆幸终于遇到了这样一个好法门,而且能信能受,相当于我们都有等觉菩萨那样的信心。
——宗舜法师开示
药师佛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佛教对药师佛的解释是:药师者,是譬名,药师随病设药,能令除灭一切病痛,此佛亦尔,以世、出世二种妙药灭除众生心身病,故言药师。拔除生死之病,故名药师。照度三有之暗,称琉璃光。
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病之苦,使具足诸根,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众生心中随所乐求,一切皆遂,众难解脱,依此愿而成佛。药师佛愿满建成的净土,即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为活人消灾延寿,让人健康快乐,故在东方中国大受欢迎。
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中医药学的发展,佛门医学对中医药学的影响也在不断深化,为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哲学视野,对中医学的临床辨证思维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据历代各类文献不完全统计,从西晋到清末共有210多位僧医或通医之僧人。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些僧医以济世救人、普渡众生为己任,不思物欲、不求报酬,为人类医学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还有许多潜心研读佛学的着名居士,他们不仅精通医理医术,医治众生之身疾,而且精通佛理,志在救济苍生之心病。历代以居士自称的医家有158位,他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有不少的医着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药师佛信仰与佛家提倡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主张自觉觉他、积德行善的教义和思想,在中国医学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佛教提倡的道德风范对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着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太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峨,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为含灵巨贼。”他还指出,不得杀生取药,损彼益己。
清代医家居士喻昌、程国彭均是佛门弟子,将佛教的道德规范引入医学领域。喻着《医门法律》,即以佛法和佛家的戒律来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藉以宣扬佛法、利济苍生。程着《医学心悟》,取自悟“如来普济之心”, “心如明镜,笔发春花,于以拯救苍生”“仰体天帝好生之心,修证菩提普救之念”“存之心则为仁术,见之事则为慈祥”。他们提倡的医德医风至今仍有继续发扬的现实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