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残阳下的乡愁诉说着无常
在深冬严寒中,我回到阔别许久的故乡,那一如既往熟悉却又稍许陌生的一切,映入我的眼帘。老树的枯藤与残叶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岁月的无常,我也深深感到时光如水东流逝。
到家后,我坐在屋内跟母亲诉说旅途的点滴,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咳嗽声与脚步声。我猜想着父亲的变化,或许遍布白发,或许身背佝偻,然而他进门的一刹那,令我大吃一惊——父亲似乎变年轻了,比以前更显活力。寒暄几句后,父亲又开始了忙碌。
此时,记忆模糊了双眼,我依稀想起小时候,每到年关,父亲也是极其忙碌的人。因父亲写得一手好隶书,每到春节前,村里人就请父亲帮忙写对联。那时都有忙年的习惯,父亲只好晚上通宵达旦写。他极其负责,总怕某处对联不够,或耽误别人在除夕那天贴不上对联。因此每次书写,他都要为别人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副对联,如果别人提供的对联纸不够,他还帮着补上。那些年,这种写对联并补贴对联纸的情况都成了他的习惯,但他从来没有抱怨,以不耽误人家除夕贴对联为目标。父亲的这种心态也影响了我们。直到现在,如果我们有幸能帮助他人,也几乎不考虑自己的得失,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心意去做。
父亲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优缺点都很明显的人,他琴棋书画略通,且乐于助人。只要有人求到他,他似乎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为人办事从不含糊。他为人直爽,看不惯歪风邪气的性格又容易得罪人。多年来,他凭借自己的才气与认真负责的教学能力,乐得“无官一身轻”,尽管在同事的排挤下,终是有惊无险的退休了。虽然父亲说话直爽容易得罪人,但时间长了,大家最后发现父亲是一个干实事,乐于助人而不求回报的人,因此他的人格逐渐得到了大家认可。
由于父亲是同龄人中难得的文化人,加之对中国文化比较喜欢,偶尔去寺庙也会请回一些佛经持诵。但“无神论”的鲜明特征,使得他一直在佛门外徘徊,似信非信。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极圣解脱大手印》中开示行人不能落入错误知见“认子女不善导父母入正见”,这也深深警示着我。每当我回家探亲时,就把佛陀的法音请回家,让我的父母、妹妹一家恭闻。母亲恭闻当天就有了很大的受用,父亲也有所触动,但他对我吃素一直持反对意见,认为会影响健康。由于他没有真正理解佛法的伟大,所以这些年来他也没有真正走入佛教正法之门。或许他多生累劫有些许善根吧,他持诵咒语挽救了濒临死亡的狗狗,这成了他引以自豪的事情。我也趁此因缘,向他讲明学习佛法的重要性以及不杀生行放生的因果善报,他似乎明白了一些。
突然,父亲一句“一朝君子一朝臣,十年更换满朝人”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这些年,我所熟悉的亲人与旧邻,几乎每个家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磨难。我的两个表哥因公司财产纠葛搞得水火不容,似有你死我活之势;他们曾引以自豪的胡吃海喝,造成他们都患了糖尿病。看到这一切,父亲逐渐认可我的素食习惯。这些年,他也因亲朋离世而感受到人生的苦痛,为岁月的无常而感叹。我也越发觉得,末法时期学习佛法脱离诸苦多么重要。没有正知正见的指导,人们的行为会颠倒迷行而不自知,而因果没人能逃脱。子女的孝心不只是让父母生活无忧,更应该让他们学到如来正法,了生脱死才是真正的大孝。
与亲人相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要分别,父亲送我赶火车,寒风中我还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依依不舍,离别笼罩着我们。他再三嘱咐我要注意身体,努力工作。这或许是天下每一位父亲的心声。
登上火车,一缕残阳透过窗口,淡而昏黄,一声鸣笛把我惊醒,我突然发现以前的那种分别,已不再是悠悠的离愁。我充满了正见的自信,因为我在学习佛教正法,人生路充满了光明。我有责任接引父母亲人恭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学佛修行,解脱成就。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不辜负今生彼此至亲一场,才不错失这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陀住世之无上法缘!
文/东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