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门公案——哪个不是精底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 2023-08-27 14:03
简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栏目主要介绍:佛教故事,禅宗公案

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向善!

..

盘山和尚在街上看到有人正在卖野猪肉。客人对肉店老板说:请切最上等的肉一斤。只见老板放下割肉刀,双手在抱胸前,大大咧咧地会问:那你老兄说说哪个地方的肉不是上等的?盘山听到屠夫这句问话,顿然有所解悟。也许当时盘山正在为善与恶的道德问题而苦恼,而屠夫的一番话终使盘山从道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哪有什么恶人,难道有谁本来没有佛性吗?这是盘山对超越善恶对立的平等如一的宗教世界的最清醒的认识的开始。肉店里可以悟道,看人卖肉是可以悟道,只要细细体会,任何地方都是最好的地方,一切时间都是最好的时间。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

一般人开悟都离不开善知识的随机点拨。而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却颇为奇特,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据《五灯会元》记载:

有一天,宝积禅师从市场上经过,看见有一位客官正在买猪肉,客官告诉屠家说:精底(瘦肉),割一斤来!屠家把刀啪地一声放在肉案上,叉着手说道:长史!那(哪)个不是精的?宝积禅师一听,忽然有省。

后来又有一天,宝积禅师刚走出寺门,就碰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送葬队伍的前头,有一位歌郎正摇着铃铛,拖着长腔唱道: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不知)魂灵往那方?而跟在棺材后面的帐幕下死者的儿子悲伤地哭道:哀啊哀啊!宝积禅师一听,豁然大悟,身心踊跃,当即跑回寺院,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马祖。马祖印可了他。

宝积禅师的悟道表面上看似很偶然,实际上是他功夫用到了一定的火候。如果功夫不到家,这样的场景碰见得再多,也没有用。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道不仅仅是在深山老林里,道就在日用中;法也不仅仅是在寺院里,生活中的一切,不管是有情的生命,还是无情的草木,它们都无时不在说法。关键看我们的心是否在道上。若能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能做到心不离道、道不离心,那么,日常生活中,哪怕一个很平常的情景,都有可能成为你悟道的契机,就象宝积禅师那样。

宝积禅师离开马祖后,即北上幽州,驻锡于盘山,在此大弘南宗顿教法门。在北方弘传祖师禅法的,应该说宝积禅师算是比较早的一位。除他之外,当时北方传禅比较有名的还有赵州和临济二位祖师。

关于宝积禅师的禅法,我们可以从他的上堂法语中略知一二:

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夫大道无中,复谁先后?长空绝际,何用称量?空既如斯,道复何说?

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镜,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禅德,可中(假若)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如此者,是名出家。故导师云:法本不相碍,三际亦复然。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所以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槃,并为增语。禅德,直须自看,无人替代。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璿玑(音xuan ji,观测天象的仪器,此处喻自性)不动,寂尔无言。觌(di)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

宝积禅师临入寂的时候,仍不忘用画肖像的因缘,启悟他的弟子们觉悟自性本空的道理。

他告诉徒众说:有人邈得吾真否(还有人能描绘我的真影吗)?

于是众弟子纷纷为他写真,但都不契合他的心意。这时普化禅师从众人里走出来,说道:某甲邈得。

宝积禅师道:何不呈似老僧(为什么不拿给老僧看看)?

普化禅师于是打一个筋斗出去了。

宝积禅师笑道:这汉向后如风狂接人去在(这汉今后疯疯颠颠的,接引学人)!

说完,便入寂。后谥凝寂大师。

更新于:2023-08-27 14: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