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琦云:持戒让你获得自由
曾琦云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曾琦云居士简介,曾琦云居士讲座开示,曾琦云经典语录
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曾琦云居士简介_曾琦云居士讲座开示_曾琦云经典..
持戒让你获得自由
以戒为师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自古以来,自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为了自由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对于自由王国的描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共产主义理想,那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类高度自觉,以奉献为天职的世界。***先烈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不在少数。这些***先烈为了人们的利益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已经进入了大乘菩萨的修行行列。
《心经》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敦煌石室版本有此句,藏传佛教心经版本亦有此句)。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经》告诉我们,依照般若智慧修行,那么你将进入一个绝对的自由王国。这个王国,人我的对立已经完全消失,人与外界的对立也已经完全消失,自身的生老病死,外界的自然灾害,不复存在。一切痛苦都已经消除,生命得到了绝对的自由。在这个自由王国,因为你再也没有自私想要得到什么,所以你也一切都能够得到。
因此,要得到真正自由,每一个人均可以通过大乘的修行而得到。在大乘修行方式之中,持戒波罗蜜多是获得自由的一条重要途径。
戒律是约束我们自由的,怎么持戒还能够获得自由呢?这是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由于自我的执着,为了满足自己,就会造业。重罪锒铛入狱,剥夺自由,甚至判处死刑;轻者也因为人与人对立,明争暗斗,给自己带来无数烦恼。所以,没有戒律的约束,人的自由就会失去。若能够持戒修行,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能够得到世间的自由,而且能够使你得到生命的绝对自由。
持戒波罗蜜多又称持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或戒波罗蜜、戒度无极。亦可译为绝对的、完全的持戒,或持戒的完成。通过持戒消除恶业,让你身心清净,获得生命的绝对自由。
戒律体现了佛法立足的根本,体现了人类的道德规范。佛教以戒律约束众生,把世间变成净土,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这是佛陀的理想。
没有规矩何能成方圆?又怎么能够得到解脱?故佛法以戒为本,依戒生定,因定发慧也。
阿难曾问佛:“世尊涅槃后以何为师?”
佛告以戒为师,若能守戒,与佛在世无异。戒能断恶,灭贪嗔痴三毒,证“无我”法身。故持戒可以获得绝对的自由。
《佛遗教经》云:
戒是正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放逸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得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佛在涅槃前还如此殷勤嘱托弟子必须严守净戒,可见佛认为戒之功德胜过一切,让弟子们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从印度传到中国内地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中国有十宗之多。其中影响最大,修行最多的净土宗,修净土有其戒律要求。
按照《观经》说修净土的人必须做到三条:
一者,慈心不杀,具足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
这三个方面都是劝诫净宗修行者首先要做好一个人。第一个方面,是要培养慈悲心,不要杀生,还有不要偷盗、邪淫(乱搞男女关系)、妄语以及酗酒作恶。这叫做居士五戒。以五戒要求自己,是对世间一切人的要求,只有修五戒,才能具有做人的起码条件。第二条是要读经,要读大乘经典,具有般若智慧,指导自己的修行。第三条是要有感恩心、菩提心,将自己一切功德回向众生,发愿所有众生都得解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佛教的道德要求与社会主义不是冲突,而是更多的是互相协调,共同发展。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同样也是佛教所要求的。在当前出现金钱至上,道德滑坡的形势下,佛教的戒律和伦理道德更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就明确地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想,他说:
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安士全书》记载:
历史上刘宋文帝曾经对何尚之说:“范泰、谢灵运,尝言六经本在济俗,若求性理真要,则必以佛理为指南,使率土皆感佛化,朕则坐致太平矣!”
尚之说:“夫百家之乡,一人持五戒,则一人行善,十人持五戒,则十人行善。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陛下所谓坐致太平者是也!”
佛教的戒律居士有五戒,出家人有250戒,比丘尼更多。大乘佛教代表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他要求首先做好一个人。不仅传入中国内地的佛教是这样,传入西藏的佛教也是这样。
佛教传入西藏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戒律松弛,僧侣腐化,佛法衰落,而遭法难。朗达玛等恶人灭法,决非偶然。阿底峡尊者入藏后,才开始收拾这种混乱局面。而宗喀巴大师承前启后,从整顿戒律入手,开创了藏密佛教的新局面,成为一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大师见许多修学佛法的人,一向精神散漫,贪欲无厌。虽自诩为大乘行人,却对趣证无上佛果的菩萨戒,不能实行。有些学习密法的人,只求灌顶,而不知依止上师和护持三昧耶戒,以至求升反堕。更有狂者,竟说学密不要守戒。因此,他于无量法会中,为大众讲《菩萨戒品》、《上师五十法颂》、《密宗十四根本戒》等大乘戒。大师主张严守净戒,僧侣必须独身不娶。寺院组织管理必须严格要求,他强调守戒的重要,破戒的可怕。破密宗根本戒,现在不但有可怕的灾难,死后还要堕入金刚地狱。此地狱专为密宗行者而设,比无间地狱(最痛苦的地狱)还要痛苦万分。大师不仅广泛宣传严守戒律,而且本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当时有些僧侣虽然反对大师的讲法,但见大师清净苦修,严守净戒,也不得不感动而投奔其麾下。故大师以自身的规范,在大众中树立了榜样,美誉流传四方。又加上其以神通显化,更受到了广大僧俗的热烈拥护,使萎靡不振之道风一跃而为欣欣向荣,旧日颓景一去不复返矣。大师成为一代德高望重佛教领袖,誉为第二佛陀,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思念和钦敬。
中国的儒家以仁为核心,也提出很多道德规范的要求。孔子说: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以“气”为主帅,解释人生从少到老需要戒备警惕的地方。“气”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元气是先天之气,是生命的主宰,血气是后天之气,保持生命的外在形态。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是辩证统一的,后天之气来源与先天之气,保持旺盛的血气,就能保持旺盛的生气。但是,每个人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到饱经沧桑的老人这一段人生历程中,因受环境的影响,个人气质往往会因外界干扰而受不良的影响,过早地因元气衰竭而衰老。所以孔子告诫青少年要戒色,中年人要戒斗,老年人要戒贪。做到了这三点,人在一生中就会有定力,元气不衰竭而延年益寿。孟子说:“吾素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正是一种非凡的气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戒之在色,即是性的问题。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体制并没有完全成熟,但男女性的要求已经萌发。如果不树立远大的理想,就会沉迷于早恋之中。孔子提出的此三戒,主要是提防从思想予以注意,已经犯了,也不要紧,只要悬崖勒马,依然可成为优秀的人才。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浪子回头金不换。当然最好是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时时从思想上加以警惕。持戒秘诀,在于观心。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每天检查自己的思想,就能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人就越来越健康,由心的健康必然带来身体的健康。此外,多结交好朋友,互相鼓励和促进,也是保持思想纯洁的一种好办法。
以上孔子提出的“戒色”,在《心经》里面提出“色即是空”,在佛教属于居士“五戒”里面的“戒邪淫”,在佛教里面很重要。在家有妻妾,自不禁房事,若非自己妻妾,便入邪淫之列。此外,像*亦是属于邪淫,其报应是阴阳人。行淫不是在生殖器(非处),亦是邪淫。不是行淫的时间(非时),亦是邪淫。同性恋,亦是邪淫。根据佛教的说法,邪淫的报应在铜柱地狱。
铁床铜柱指犯邪淫行、非处非时行、不净业等者,死后的地方。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铜柱高六百由旬,下有猛火,火上置铁床,床上有刀轮,轮间有铁嘴虫,铁乌在其傍。罪人命终后,令生铜柱头,猛火烧身,罪人大惊下视,见铁床上有容貌端正女子(若罪人是女,所见则为男子),心生爱著而欲投之,忽铜柱贯穿其身,铁网络颈,铁嘴虫唼食其躯,落铁床上,同时六根火起,有铁嘴虫从眼而入,从男或女根出。若罪人为污戒者,另有九亿小虫,嘴头出火,唼食其躯。如是一日一夜,须经九百亿之死生。罪毕生于鸠鸽中,复经五百世,生于龙中;再经五百身,设若出生人间,则遇妻子不贞、子女不孝等果报。过是已后,若值善知识,方闻法发菩提心。
孔子提到的“戒斗”,“斗”是有我而产生的,《心经》阐述要达到无我境界,所以佛教里面“十恶”提出“嗔心”是其中一恶。众生以自我为大,总有好胜之心,又因为要zhan有别人的东西,就有“斗”,斗争到一定时候就会杀生,所以又涉及到佛教五戒的“不杀生戒”。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们的本性是平等的,所以不仅不能杀人,也不能杀害动物。那些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本来就没有杀业的报应,若杀之则报应更大。因此,佛教提倡和平,提倡非暴力主义,希望人类团结成一个大家庭,不要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更不要发动战争,让人们尝尽战争之苦。
儒家反对暴力,仁民爱物,戒杀止暴,其旨出于“我与民物,其大本出于一源”,与佛教《楞严经》“汝心汝身,外洎山河大地,皆为妙明心中之物”意义相似。但佛家戒杀止暴更甚儒家,以其慈悲之心,不但要戒杀,而且要素食,不但不伤鸟兽虫鱼,而且不准无故伤害花草树木。儒家之仁,从深层次来讲遍及万物,故当戒杀放生,从浅层次来说更重入世做人,惟人是万物之灵,先把人做好,就能与天地同参,渐达出世之旨。因此,从层次来讲,佛站得更高。但从目的来说,并无二致。
孔子提到的“戒得”,在《心经》中提出要“无所得”才能觉悟,“得”来自佛教“十恶”里面的贪心。贪得无厌,是众生的共性。“贪”来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yu望,要满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需求。要“戒得”,在佛教里面就要修清净心,就要六根清净,要常修知足之法。《佛遗教经》说: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并不称意。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不知足者,常被五欲(眼耳鼻舌身)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
淡泊知足,六根清净,不为世俗名利富贵所左右,就能戒得。
概括起来说,佛教戒律分律仪戒(止恶)、摄善法戒(行善)、摄众生戒(教化众生)三类。
律仪戒,修行者当常观察自身于身三(杀生、偷盗、邪淫)口四(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三(贪欲、嗔恚、愚痴)是否清净?若得清净,就是佛教所说“十善”,反之就是“十恶”。
佛教宗旨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严持律仪戒,即是“诸恶莫作”。如此即能净化心灵。心灵净化,即能心无杂念,入禅定开智慧。所以,修行者要在“身口意”三个方面检查自己,看是否有所犯戒,一旦犯戒,就要赶紧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摄善法戒,就是众善奉行。所修行的方方面面能够进入一切善法,有身口意所作的善法,闻思修三种智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包纳,故名摄善法戒。
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指教化众生,使得利益。要利益众生,就要慈悲喜舍。“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悲”名怜愍,能拔众生苦;“喜”名喜庆,庆幸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
饶益有情,就是对一切众生以无我心修“四摄”,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即是发菩提心。
四摄包括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所有这一切就是排除自私的心,众生自执有我,不能证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同体即大悲,故菩萨总把度人作为自己的义务。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大乘菩萨就是自度度人,自利利他,度了众生即是度己,不求自利反能自利。
古代大德,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也不破戒;***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即使献出生命也不苟且偷生。
叶挺《囚歌》说: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期望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
得到永生。
般若禅语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