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坛城“法施”分享•世尊成佛后说了哪些法
佛陀在2600多年前,出生在尼泊尔地区的迦毗罗卫国。他29岁出家,苦行6年之后,36岁成佛。证得佛陀果位之后的第49天,来到了鹿野苑,就是现在的瓦拉纳西,为过去曾侍奉他的五位侍者讲法。刚出家时,他的父亲曾经派了5个人专门侍奉他。后来,这五个人看到他舍弃了苦行,认为他不行了,不精进了,于是离他而去,到了瓦拉纳西。佛陀在瓦拉纳西专门为他们讲了四圣谛法,即“诸比丘,苦圣谛当知当解,集圣谛当知当断,灭圣谛当知当证,道圣谛当知当修”等等。这是第一次转法轮,称为“四谛法轮”。在《四阿含》等许多经典里面,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此后,佛陀讲了很多以声闻乘内容为主的法。
在成佛的第三年,佛陀第二次转法轮,开演般若。讲般若的地点就在离菩提伽耶不远的灵鹫山。大般若十万颂、中般若二万五千颂、略般若八千颂等,所有的关于般若的问题是在那里讲的。这些广中略的般若并不是不同时期讲的,而是佛讲了一次,有的人记住了完整的广般若,有的人记住了中般若,有的人记住了略般若。此后,佛又讲了很多关于法无我、自性空方面的法。这称为“无相法轮”。
第三次转法轮是在吠舍离等地方,讲了《解深密经》等一些经典。因为第一次转法轮讲小乘四圣谛法时只讲了“人无我”,没有讲“法无我”。在第二次转法轮讲般若时讲了“法无我”,也就是一切诸法体空的概念。有些中等根器的菩萨对此就很不理解,说佛陀为什么讲完全不同的两种法呢?为了摄受这些人,佛陀就讲了《解深密经》等,对无相、无我等义和四圣谛法中有法、有我的概念做了辨析。佛陀把无自性的概念分成了三个层面。他说:“遍计所执,相无自性;依他起性,生无自性;圆成实,胜义无自性。由此说一切法无自性。”这称为“善辨法轮”。
总而言之,佛陀适应不同众生的根器,讲了不同的法。第一次转法轮的内容传承到后来,形成了四大宗派当中的小乘说一切有部和经部;第二次转法轮的内容传承到后来,形成了龙树菩萨所弘扬的大乘中观派;第三次转法轮内容的传承到后来,形成了无著菩萨所弘扬的大乘唯识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