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盘经40卷连载 第二十九卷

佛教知识 2024-02-03 08:54
简介 《大般涅盘经第二十九卷》(第十一品 狮子吼菩萨  第三节 众生修道)―― ―大般涅盘经第十一品 狮子吼菩萨  第三节 众生修道本节主题:1 现在阴灭,中阴阴生..

《大般涅盘经第二十九卷》(第十一品 狮子吼菩萨  第三节 众生修道)

―― ―

大般涅盘经

第十一品 狮子吼菩萨  第三节 众生修道

本节主题:

1 现在阴灭,中阴阴生,中阴阳坏,后生五阴,众生五阴,空无所有。

2 解脱二种,一断烦恼,二见佛性。

3 无始无终,无有因果,才是不生不灭,真大涅盘。

―― ―

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八

第十一品 狮子吼菩萨  第三节 众生修道

〈一〉中阴 五阴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应无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有缚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后五阴,此阴自灭,不至彼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因子生芽,子不至芽,虽不至芽,而能生芽。众生亦尔,云何缚解?”

“善男子,谛听,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如人舍命,受大苦时,宗亲围绕,号哭懊恼,其人惶怖,莫知依救。虽有五情,无所知觉,肢节战动,不能自持,身体虚冷,暖气欲尽,见先所修善恶报相。

善男子,如日垂没山陵堆阜,影现东移,理无西逝,众生业果亦复如是。此阴灭时,彼阴续生,如灯生闇灭,灯灭闇生。

善男子,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而是蜡印,不变在泥,文非泥出,不余处来,以印因缘,而生是文。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终不变为中阴、五阴。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余来,因现阴故,生中阴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名虽无差,而时节各异。是故我说中阴、五阴,非肉眼见,天眼所见。是中阴中有三种食,一者思食,二者触食,三者意食。中阴二种,一善业果,二恶业果。因善业故,得善觉观。因恶业故,得恶觉观。父母交会牉合之时,随业因缘向受生处,于母生爱,于父生瞋。父精出时谓是己有,见已心悦,而生欢喜。以是三种烦恼因缘,中阴阴坏,生后五阴,如印印泥,印坏文成。

生时诸根,有具、不具,具者见色,则生于贪,生于贪故,则名为爱。狂故生贪,是名无明。贪爱、无明二因缘故,所见境界,皆悉颠倒。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无净见净。以四倒故,作善恶行,烦恼作业,业作烦恼,是名系缚。以是义故,名五阴生。

是人若得亲近于佛及佛弟子、诸善知识,便得闻受十二部经,以闻法故,观善境界,观善境界故,得大智慧,大智慧者名正知见,得知见故,于生死中而生悔心,生悔心故不生欢乐,不生欢乐故能破贪心,破贪心故修八圣道,修八圣道故得无生死,无生死故,名得解脱。如火不遇薪,名之为灭,灭生死故,名为灭度,以是义故,名五阴灭。”

师子吼言:“空中无刺,云何言拔?阴无系者,云何系缚?”

佛言:“善男子,以烦恼锁,系缚五阴,离五阴已,无别烦恼,离烦恼已,无别五阴。

善男子,如柱持屋,离屋无柱,离柱无屋。众生五阴亦复如是,有烦恼故,名为系缚。无烦恼故,名为解脱。

善男子,如拳、合掌、系结等三,合散生灭,更无别法。众生五阴亦复如是,有烦恼故名为系缚,无烦恼故名为解脱。

〈二〉名与色

善男子,如说名色、系缚、众生,名色若灭,则无众生,离名色已,无别众生。离众生已无别名色,亦名名色系缚众生,亦名众生系缚名色。”

师子吼言:“世尊,如眼不自见,指不自触,刀不自割,受不自受,云何如来说言名色系缚名色?何以故,言名色者即是众生?言众生者即是名色?若言名色系缚众生,即是名色系缚名色。”

佛言:“善男子,如二手合时,更无异法而来合也。名之与色亦复如是,以是义故,我言名色系缚众生,若离名色则得解脱,是故我言众生解脱。”

师子吼言:“世尊,若有名色是系缚者,诸阿罗汉未离名色,亦应系缚。”

“善男子,解脱二种。一者子断,二者果断。言子断者,名断烦恼,阿罗汉等已断烦恼,众结烂坏,是故子结不能系缚。未断果故,名果系缚,诸阿罗汉不见佛性,以不见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可言果系,不得说言名色系缚。

善男子,譬如然灯,油未尽时,明则不灭,若油尽者,灭则无疑。善男子,所言油者,喻诸烦恼,灯喻众生。一切众生烦恼油故,不入涅盘,若得断者,则入涅盘。”

师子吼言:“世尊,灯之与油,二性各异。众生烦恼则不如是,众生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众生。众生名五阴,五阴名众生。五阴名烦恼,烦恼名五阴,云何如来喻之于灯?”

〈三〉八种喻

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种。一者顺喻,二者逆喻,三者现喻,四者非喻,五者先喻,六者后喻,七者先后喻,八者遍喻。

云何顺喻?如经中说,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故小泉满,小泉满故大泉满,大泉满故小池满,小池满故大池满,大池满故小河满,小河满故大河满,大河满故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戒满足故不悔心满,不悔心满故欢喜满,欢喜满故远离满,远离满故安隐满,安隐满故三昧满,三昧满故正知见满,正知见满故厌离满,厌离满故呵责满,呵责满故解脱满,解脱满故涅盘满,是名顺喻。

云何逆喻?大海有本,所谓大河,大河有本所谓小河,小河有本所谓大池,大池有本所谓小池,小池有本所谓大泉,大泉有本所谓小泉,小泉有本所谓大坑,大坑有本所谓小坑,小坑有本所谓沟渎,沟渎有本所谓大雨。涅盘有本所谓解脱,解脱有本所谓呵责,呵责有本所谓厌离,厌离有本所谓正知见,正知见有本所谓三昧,三昧有本所谓安隐,安隐有本所谓远离,远离有本所谓喜心,喜心有本所谓不悔,不悔有本所谓持戒,持戒有本所谓法雨,是名逆喻。

云何现喻?如经中说,众生心性,犹如猕猴,猕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心性亦复如是,取着色、声、香、味、触、法,无暂住时,是名现喻。

云何非喻?如我昔告波斯匿王:‘大王,有亲信人,从四方来,各作是言,大王,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王若闻者当设何计?’王言:‘世尊,设有此来,无逃避处,惟当专心持戒布施。’我即赞言:‘善哉,大王。我说四山,即是众生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常来切人。云何大王不修戒施?’王言:‘世尊,持戒、布施得何等果?’我言:‘大王,于人天中多受快乐。’王言:‘世尊,尼拘陀树,持戒布施,亦于人天受安隐耶?’我言:‘大王,尼拘陀树不能持戒、修行、布施,如其能者则受无异。’是名非喻。

云何先喻?我经中说,譬如有人贪着妙花,采取之时为水所漂。众生亦尔,贪受五欲,为生死水之所漂没,是名先喻。

云何后喻?如法句说:‘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是名后喻。

云何先后喻?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亦复如是,如骡怀妊,命不久全。

云何遍喻?如经中说,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树,其根入地,深五由延,高百由延,枝叶四布五十由延,叶熟则黄,诸天见已,心生欢喜。是叶不久必当堕落,其叶既落,复生欢喜。是枝不久必当变色,枝既变色复生欢喜。是色不久,必当生疱,见已复喜。是疱不久,必当生嘴,见已复喜。是嘴不久,必当开剖,开剖之时,香气周遍五十由延,光明远照八十由延。尔时诸天,夏三月时,在下受乐。

善男子,我诸弟子亦复如是,叶色黄者,喻我弟子念欲出家。其叶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须发。其色变者,喻我弟子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初生疱者,喻我弟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嘴者,喻于十住菩萨得见佛性。开剖者,喻于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香者,喻于十方无量众生受持禁戒。光者,喻于如来名号无碍,周遍十方。夏三月,者喻三三昧。三十三天受快乐者,喻于诸佛在大涅盘得常乐我净。是名遍喻。

善男子,凡所引喻,不必尽取,或取少分,或取多分,或复全取。如言如来面如满月,是名少分。

善男子,譬如有人初不见乳转,问他言:‘乳为何类?’彼人答言:‘如水、蜜、贝。’水则湿相,蜜则甜相,贝则色相。虽引三喻,未即乳实。

善男子,我言灯喻,喻于众生,亦复如是。

善男子,离水无河,众生亦尔,离五阴已,无别众生。

善男子,如离箱舆、轮轴、辐辋,更无别车,众生亦尔。

善男子,若欲得合彼灯喻者,谛听,谛听,我今当说。炷者喻于二十五有,油者喻爱,明喻智慧,除破黑闇喻破无明,暖喻圣道。如灯油尽,明焰则灭,众生爱尽,则见佛性。虽有名色,不能系缚。虽复处在二十五有,不为诸有之所污染。”

师子吼言:“世尊,众生五阴,空无所有,谁有受教,修习道者?”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生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

师子吼言:“世尊,如是等法,皆念念灭,是念念灭,亦相似相续,云何修习?”

佛言:“善男子,如灯虽念念灭,而有光明除破闇冥,念等诸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如众生食,虽念念灭,亦令饥者而得饱满。譬如上药,虽念念灭,亦能愈病。日月光明,虽念念灭,亦能增长树林草木。

善男子,汝言念念灭云何增长者?心不断故,名为增长。

善男子,如人诵书,所诵字句不得一时,前不至中,中不至后。人之与字及以心想,俱念念灭,以久修故,而得通利。

善男子,譬如金师,从初习作,至于皓首,虽念念灭,前不至后,以积习故,所作遂妙,是故得称善好金师,读诵经书亦复如是。

善男子,譬如种子,地亦不教,汝当生芽,以法性故,牙则自生。乃至花亦不教,汝当作果,以法性故,而果自生。众生修道,亦复如是。

善男子,譬如数法,一不至二,二不至三,虽念念灭,而至千万,众生修道亦复如是。

善男子,如灯念念灭,初灭之焰,不教后焰,我灭汝生,当破诸闇。

善男子,譬如犊子,生便求乳,求乳之智,实无人教,虽念念灭,而初饥后饱。是故当知不应相似,若相似者不应异生,众生修道亦复如是。初虽未增,以久修故,则能破坏一切烦恼。”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须陀洹人得果证已,虽生恶国,犹故持戒,不杀、盗、淫、两舌、饮酒。须陀洹阴即此处灭,不至恶国。修道亦尔,不至恶国。若相似者,何故不生净妙国土?若恶国阴非须陀洹阴,云何而得不作恶业?”

佛言:“善男子,须陀洹者,虽生恶国,终不失于须陀洹名,阴不相似,是故我引犊子为喻。须陀洹人虽生恶国,以道力故,不作恶业。

善男子,譬如香山有师子王,是故一切飞鸟走兽绝迹,此山无敢近者。有时是王至雪山中,一切鸟兽犹故不住。须陀洹人亦复如是,虽不修道,以道力故,不作诸恶。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食甘露,甘露虽灭,以其力势,能令是人不生不死。

善男子,如须弥山有上妙药,名楞伽利,有人服之,虽念念灭,以药力故,不遇患苦。

善男子,如转轮王所坐之处,王虽不在,无人敢近,何以故?王威力故。须陀洹人亦复如是,虽生恶国,不修习道,以道力故,不作恶业。

善男子,须陀洹阴,于此而灭,虽生异阴,犹故不失须陀洹阴。

善男子,譬如众生为果实故,于种子中多役作业,粪治溉灌,未得果实而子复灭,亦得名为因子得果,须陀洹阴亦复如是。

善男子,譬如有人,资产巨富,惟有一子先已终殁,其子有子,复在他土。其人忽然奄便命终,孙闻是已,还收产业,虽知财货非其所作,然其收取无遮护者,何以故?以姓一故,须陀洹阴亦复如是。”

〈四〉云何修戒 修定 修慧

师子吼言:“如佛说偈:‘比丘若修习,戒定及智慧。当知是不退,亲近大涅盘。’世尊,云何修戒?云何修定?云何修慧?”

佛言:“善男子,若有人受持禁戒,但为自利,人天受乐,不为度脱一切众生,不为拥护无上正法,但为利养,畏三恶道,为命、色、力、安、无碍辩,畏惧王法、恶名秽称、为世事业,如是护戒,则不得名修习戒也。

善男子,云何名为真修习戒?受持戒时,若为度脱一切众生,为护正法,度不度故,解未解故,归无归故,未入涅盘令得入故,如是修时,不见戒、不见戒相、不见持者、不见果报、不观毁犯。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戒也。

云何复名修习三昧?修三昧时,为自度脱、为于利养,不为众生、不为护法,为见贪欲、秽食等过、男女等根九孔不净、斗讼打刺、互相杀害,若为此事修三昧者,是则不名修习三昧。

善男子,云何复名真修三昧?若为众生修习三昧,于众生中得平等心、为令众生得不退法、为令众生得圣心故、为令众生得大乘故、为欲护持无上法故、为令众生不退菩提故、为令众生得首楞严故、为令众生得金刚三昧故、为令众生得陀罗尼故、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为令众生见佛性故,作是行时,不见三昧,不见三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三昧。

云何复名修于智慧?若有修者作是思惟:‘我若修习如是智慧,则得解脱,度三恶道。谁能利益一切众生?谁能度人于生死道?佛出世难如优昙钵花,我今能断诸烦恼结,必得解脱果,是故我当勤修智慧,速断烦恼,早得度脱。’如是修者,不得名为修习智慧。

云何名为真修习者?智者若观生、老、死、苦,一切众生无明所覆,不知修习无上正道:‘愿我此身悉代众生受大苦恼,众生所有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瞋痴业,愿皆悉来集于我身。愿诸众生不生贪取,不为名色之所系缚,愿诸众生早度生死,令我一身处之不厌,愿令一切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修时,不见智慧,不见智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是则名为修习智慧。

善男子,修习如是戒、定、智慧,是名菩萨。不能如是修戒定慧,是名声闻。

复次善男子,云何复名修集于戒?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十六恶律仪。何等十六?一者为利,餧养羔羊,肥已转卖。二者为利,买已屠杀。三者为利,餧养猪豚,肥已转卖。四者为利,买已屠杀。五者为利,餧养牛犊,肥已转卖。六者为利,买已屠杀。七者为利,养鸡令肥,肥已转卖。八者为利,买已屠杀。九者钓鱼。十者猎师。十一者劫夺。十二者魁脍。十三者网捕飞鸟。十四者两舌。十五者狱卒。十六者咒龙。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是名修戒。

云何修定?能断一切世间三昧。所谓无身三昧,能令众生,生颠倒心谓是涅盘。有无边心三昧、净聚三昧、世边三昧、世断三昧、世性三昧、世丈夫三昧、非想非非想三昧,如是等定,能令众生,生颠倒心谓是涅盘。若能永断如是三昧,是则名为修习三昧。

云何复名修习智慧?能破世间所有恶见。一切众生悉有恶见,所谓色即是我、亦是我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乃至识亦如是。常即是我,色灭我存。色即是我,色灭我灭。

复有人言,作者名我,受者名色。

复有人言,作者名色,受者名我。

复有人言,无作无受,自生自灭,悉非因缘。

复有人言,无作无受,悉是自在之所造作。

复有人言,无有作者,无有受者,一切悉是时节所作。

复有人言,作者受者悉无所有,地等五大名为众生。

善男子,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如是恶见,是则名为修智慧也。

善男子,修习戒者,为身寂静。修习三昧,为心寂静。修习智慧,为坏疑心,坏疑心者,为修习道。修习道者为见佛性,见佛性者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为得无上大涅盘故。得大涅盘者,为断众生一切生死、一切烦恼、一切诸有、一切诸界、一切诸谛故。断于生死乃至断谛,为得常、乐、我、净法故。”

〈五〉不生不灭名大涅盘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若不生不灭名大涅盘者,生亦如是不生不灭,何故不得名为涅盘。”

“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是生虽复不生不灭,而有始终。”

“世尊,是生死法,亦无始终,若无始终,则名为常,常即涅盘,何故不名生死为涅盘耶?”

“善男子,是生死法,悉有因果,有因果故,不得名之为涅盘也,何以故?涅盘之体无因果故。”

师子吼言:“世尊,夫涅盘者亦有因果,如佛所说:‘从因故生天,从因堕恶道。从因故涅盘,是故皆有因。’如佛往昔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沙门道果。言沙门者,谓能具修戒、定、智慧。道者谓八圣道,沙门果者所谓涅盘。’世尊,涅盘如是,岂非果耶?云何说言涅盘之体无因无果?”

佛言:“善男子,我所宣说涅盘因者,所谓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盘,是故我言涅盘无因。能破烦恼故名大果,不从道生,故名无果,是故涅盘无因无果。”

师子吼言:“世尊,众生佛性为悉共有?为各各有?若共有者,一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众生亦应同得。世尊,如二十人同有一怨,若一人能除,余十九人皆亦同除。佛性亦尔,一人得时,余亦应得。若各各有,则是无常,何以故?可算数故。然佛所说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若各各有,不应说言诸佛平等,亦不应说佛性如空。”

佛言:“善男子,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若有能修八圣道者,当知是人,则得明见。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则成醍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师子吼言:“如佛所说,忍辱草者,一耶?多耶?如其一者,牛食则尽。如其多者,云何而言众生佛性亦如是耶?如佛所说,若有修习八圣道者,则见佛性,是义不然,何以故?道若一者,如忍辱草,则应有尽。如其有尽,一人修已,余则无分。若道多者,云何得言具足修习,亦不得名萨婆若智?”

佛言:“善男子,如平坦路,一切众生,悉于中行,无障碍者。中路有树,其阴清凉,行人在下憩驾止息,然其树阴常住不移,亦不消坏,无持去者。路喻圣道,阴喻佛性。

善男子,譬如大城,唯有一门,虽有多人经由入出,都无有能作障碍者,亦复无人破坏毁落而赍持去。

善男子,譬如桥梁行人所由,亦无有人遮止障碍,毁坏持去。

善男子,譬如良医遍疗众病,亦无有能遮止是医,治此舍彼,圣道佛性亦复如是。”

狮子吼言:“世尊,所引诸喻,义不如是,何以故?先者在路,于后则妨,云何而言无有障碍?余亦皆尔。圣道佛性若如是者,一人修时,应妨余者。”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义不相应,我所喻道,是少分喻,非一切也。

善男子,世间道者,则有障碍,此彼之异,无有平等。无漏道者,则不如是,能令众生无有障碍,平等无二,无有方处,此彼之异。如是正道,能为一切众生佛性,而作了因,不作生因。犹如明灯,照了于物。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同无明,因缘于行,不可说言一人无明因缘行已,其余应无。一切众生悉有无明因缘于行。是故说言,十二因缘一切平等,众生所修无漏正道,亦复如是,等断众生烦恼、四生、诸界、有道,以是义故,名为平等。其有证者,彼此知见,无有障碍,是故得名萨婆若智。”

师子吼言:“一切众生,身不一种,或有天身、或有人身、畜生、饿鬼、地狱之身,如是多身,差别非一,云何而言佛性为一?”

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置毒乳中,乃至醍醐皆悉有毒。乳不名酪,酪不名乳,乃至醍醐亦复如是。名字虽变,毒性不失,遍五味中,皆悉如是,若服醍醐亦能杀人,实不置毒于醍醐中。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虽处五道,受别异身,而是佛性,常一无变。”

师子吼言:“世尊,十六大国,有六大城。所谓舍婆提城、婆枳多城、瞻婆城、毘舍离城、波罗奈城、王舍城。如是六城,世中最大,何故如来舍之,在此边地、弊恶、极陋、隘小拘尸那城入般涅盘?”

“善男子,汝不应言拘尸那城边地、弊恶、最陋、隘小,应言是城,微妙功德之所庄严,何以故?诸佛菩萨所行处故。善男子,如贱人舍,王若过者,则应赞叹,是舍严丽,功德成就,能令大王回驾临顾。

善男子,如人重病,服秽弊药,服已病愈,即应欢喜赞叹,是药最上最妙,能愈我病。

善男子,如人乘船在大海中,其船卒坏,无所依倚,因倚死尸,得到彼岸。到彼岸已,应大欢喜赞叹,是尸我赖相遇,而得安隐。拘尸那城亦复如是,乃是诸佛菩萨行处,云何而言边地、弊恶、陋隘小城?

善男子,我念往昔,过恒河沙劫,劫名善觉,时有圣王,姓憍尸迦,七宝成就,千子具足。其王始初造立此城,周匝纵广十二由延,七宝庄严,土多有河,其水清净,柔软甘美,所谓泥连禅河、伊罗跋提河、熙连禅河、伊搜末塠河、毘婆舍那河,如是等河其数五百,河此彼岸,树木繁茂、花果鲜洁。尔时人民寿命无量,时转轮圣王过百年已,作是唱言:‘如佛所说,一切诸法皆悉无常。若能修习十善法者,能断如是无常大苦。’人民闻已,咸共奉修十善之法。我于尔时闻佛名号,受持十善,思惟修习,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复以是法,转教无量无边众生言:‘一切法无常变坏。’是故我今续于此处,亦说诸法无常变坏,惟说佛身是常住法。我忆往昔所行因缘,是故今来在此涅盘,亦欲酬报此地往恩。以是义故,我经中说,我眷属者受恩能报。

复次善男子,往昔众生,寿无量时,尔时此城名拘舍跋提,周匝纵广五十由延,时阎浮提居民邻接,鸡飞相及。有转轮王名曰善见,七宝成就,千子具足,王四天下。第一太子思惟正法,得辟支佛,时转轮王见其太子成辟支佛,威仪庠序,神通希有。见是事已,即舍王位,如弃涕唾,出家在此娑罗树间,八万岁中修习慈心,悲、喜、舍心各八万岁。善男子,欲知尔时善见圣王,则我身是。是故我今,常乐游止如是四法,是四法者名为三昧,以是义故,如来之身常乐我净。善男子,以是因缘,今来在此拘尸那城娑罗树间,三昧正受。

善男子,我念往昔过无量劫,此城尔时名迦毘罗卫,其城有王,名曰白净,其王夫人名曰摩耶,王有一子名悉达多。尔时王子不由师教,自然思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大目犍连,给侍弟子名曰阿难。尔时世尊,在双树间演说如是大涅盘经,我时在会,得预斯事,闻诸众生悉有佛性。闻是事已,即于菩提得不退转,寻自发愿,愿未来世成佛之时,父母国土、名字弟子、侍使之人说法教化,如今世尊等无有异。以是因缘,今来在此,敷扬演说大涅盘经。

善男子,我初出家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频婆娑罗王遣使而言:‘悉达太子,若为圣王,我当臣属。若不乐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愿先来至此王舍城。说法度人,受我供养。’我时默然,已受彼请。

善男子,我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向竭阇国时,伊连禅河有婆罗门姓迦叶氏,与五百弟子在彼河侧,求无上道,我为是人故往说法。迦叶言:‘瞿昙,我今年迈已百二十,摩伽陀国所有人民,及其大王频婆娑罗,咸谓我已证罗汉果。我今若当在于汝前,听受法者,一切人民或生倒心,大德迦叶非罗汉耶?幸愿瞿昙速往余处,若此人民定知瞿昙功德胜我,我等无由复得供养。’我时答言:‘迦叶,汝若于我,不生殷重大瞋恨者,见容一宿,明当早去。’迦叶言:‘瞿昙,我心无他,深相爱重。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我言:‘迦叶,毒中之毒,不过三毒,我今已断。世间之毒,我所不畏。’迦叶复言:‘苟能不畏,善哉,听住。’

善男子,我于尔时,故为迦叶现十八变,如经中说。尔时迦叶及其眷属五百等辈,见闻是已,证罗汉果。是时迦叶复有二弟,一名伽耶迦叶,二名那提迦叶,师徒眷属复有五百,亦皆证得阿罗汉果。

时王舍城六师之徒,闻是事已,即于我所生大恶心。我时赴信,受彼王请,诣王舍城,未至中路,王与无量百千之众悉来奉迎,我为说法,时闻法已,欲界诸天八万六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频婆娑罗王所将营从十二万人得须陀洹果,无量众生成就忍心。既入城已,度舍利弗、大目犍连及其眷属二百五十人,令舍本心,出家学道,我即住彼,受王供养。外道六师,相与聚集,诣舍卫城。

〈六〉祗陀长者 须达长者

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须达多,为儿娉妇,诣王舍城,既达彼城,寄止长者珊檀那舍。时此长者中夜而起告诸眷属:‘仁等可起,速共庄严、扫治宅舍、办具肴膳。’须达闻已,寻自思惟,将非欲请摩伽王耶?为有婚姻欢乐会乎?思惟是已,寻前问言:‘大士,欲请摩伽陀王频婆娑罗耶?为有婚姻欢乐会乎?遽务不安乃如是耶?’长者答言:‘不也,居士,我明请佛,无上法王。’须达长者,初闻佛名,身毛皆竖,寻复问言:‘何等名佛?’长者答言:‘汝不闻耶?迦毘罗城有释种子,字悉达多,姓瞿昙氏,父名白净。其生未久,相师占之,定当得作转轮圣王,如庵罗果已在手中。心不愿乐,舍之出家,无师自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贪恚痴尽,常住无变,不生不灭,无有忧畏。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犹如父母等视一子。所有身心,众中最胜,虽胜一切,而无憍慢,涂割二事,其心无二。智慧通达于法无碍,具足十力、四无所畏、五智三昧、大慈大悲及三念处,故号为佛。明受我请,是故怱怱,未暇相瞻。’须达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无上,今在何处?’长者答言:‘今在此间王舍大城,住迦兰陀竹林精舍。’时须达多,一心念佛所有功德,十力、无畏、五智三昧、大慈大悲及三念处。作是念时,忽然大明,其明猛盛,犹如白日,即寻光出,至城门下,佛神力故,门自开辟,既出门已,路有天祠。须达经过礼拜致敬,寻还黑闇,心生惶怖,复欲还返所止之处。时彼城门有一天神,告须达言:‘仁者,若往如来所者,多护善利。’须达多言:‘云何善利?’答言:‘长者,假使有人,真宝珓珞、骏马百匹、香象百头、宝车百乘,铸金为人其数复百,端正女人身佩璎珞、众宝厕填,上妙宫宅、殿堂屋宇、雕文刻镂,金盘银粟、银盘金粟,数各一百,以施一人,如是展转,尽阎浮提,所得功德,不如有人发意一步,诣如来所。’须达多言:‘善男子,汝是谁耶?’答言:‘长者,我是胜相婆罗门子,是汝往昔善知识也。我因往日见舍利弗、大目犍连,心生欢喜,舍身得作北方天王毘沙门子,专知守护此王舍城。我因礼拜舍利弗等,生欢喜心,尚得如是妙好之身,况当得见如来大师,礼拜供养?’须达长者闻是事已,即还复道,来诣我所,到已头面敬礼我足,我时即为如应说法。长者闻已,得须陀洹果,既获果证,复请我言:‘如来大慈,惟愿临顾至舍卫城,受我微供。’我即问言:‘卿舍卫国,颇有精舍,相容受不?’须达多言:‘若佛哀愍,必见垂顾,便当自竭营办成立。’

善男子,我于尔时默然受请,须达长者已蒙听许,即白我言:‘我从昔来未为斯事,惟愿如来,遣舍利弗,指授仪则,我即顾命,敕令营佐。’时舍利弗与须达多共载一车,往舍卫城。我神力故,经一日夜便到所止。时须达多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郁茂,清净闲豫?我当于中,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言:‘祇陀园林,不近不远,清净寂寞,多有泉池,树木花果随时而有,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时须达多闻是语已,即往祇陀大长者所,告祇陀言:‘我今欲为无上法王造立僧坊,惟仁园地任中造立,吾今欲买,能见与不?’祇陀答言:‘设以真金遍布其地,犹不相与。’须达多言:‘善哉,祇陀,林地属我,汝便取金。’祇陀答言:‘我园不卖,云何取金?’须达多言:‘若意不了,当共往诣断事人所。’时二长者,即共俱往断事者所,断事者言:‘园属须达,祇陀取金。’须达长者,实时使人车马载负随集布地,一日之中,唯五百步,金未周遍。祇陀言曰:‘长者,若悔,随意听止。’须达多言:‘吾不悔也。’自念当出何藏金足?祇陀念言:‘如来法王,真实无上,所说妙法,清净无染,故使斯人轻宝乃尔。’即语须达:‘余未遍者,不复须金,请以见与。我自为佛造立门楼,常使如来经由出入。’祇陀长者自造门楼,须达长者七日之中成立大房,足三百口,禅房静处六十三所,冬室夏堂各各别异。厨坊浴室、洗脚之处,大小圊厕无不备足。所设已讫,即执香炉,向王舍城遥作是言:‘所设已办,惟愿如来,慈哀怜愍,为诸众生受是住处。’我时玄知是长者心,即与大众发王舍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至舍卫城祇陀园林须达精舍。我既到已,须达长者以其所设奉施于我,我时受已,即住其中。”

中华佛典宝库 大正藏

第 12 册 No. 0374 大般涅槃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李鑫森注释

欢迎传播 欢迎指正

2017-02-10修改

更新于:11个月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