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你的体内坏境,是防癌还是助癌?
在癌症领域,有一些癌被称之为“富裕癌”,它是指当一些地区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同时身体活动程度减少而引起的癌症,比如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在大力倡导改善外部生活环境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断优化自己身体的“小环境”,树立起一座绿色的防癌屏障。
今天,我们特别约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上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郭小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抗癌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龙江,为我们解析癌症与体内环境。赶紧计算一下,你身体的“小环境”,究竟是坚固的防癌模式,还是需要警惕的助癌模式?
改变体内环境,要先管住嘴
癌症高发病率的背后带给我们了一种启示,其实癌症高危致病因素中有一些是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所造成的,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点滴,破坏了我们体内的“小环境”,为癌症的发生种下了“恶果”。总的来说,有些癌症的预防应先管住嘴开始。
吸烟是多个癌症的“罪魁祸首”:据统计,有八成肺癌是由于长期吸烟或长时间被动吸烟引起。目前,吸烟是三分之一以上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它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口腔癌、舌癌、喉癌、膀胱癌、肾癌及宫颈癌等十余类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戒烟,还应该劝阻别人在公共环境不要吸烟,杜绝“二手烟”。
高热高脂饮食易发大肠癌、胰腺癌:我国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然而也有些中青年人不幸罹患大肠癌。究其原因,高蛋白摄入量增加,粗纤维摄入缺乏,以及运动量少都是高危因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过多进食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
长期“重口味”埋下患癌“祸根”:我们发现,高盐食物、腌制鱼肉、油炸食物、刺激性食物、三餐不定时等不当饮食结构,会增加胃癌发病的危险系数。其实,每一个健康个体中都存在“原癌基因”,都不同程度存在基因和染色体异常,但在“抑癌基因”和正常免疫系统监控下处于平衡状态,不会产生病变。但当高危因素的轮番刺激打破了机体防卫平衡机制,“原癌基因”就会被启动,经过基因突变累积及复杂的癌变过程,最终产生肿瘤。由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需要经过非常漫长的过程,一般而言,胃癌的癌变过程需要5-10年左右的时间。
注重癌体检,为防癌添把力
癌症预防是一个分级体系,一级预防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危致癌因素,提高防癌意识,“防癌于未然”。二级预防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防癌于启始”。在此阶段,癌体检中某些肿瘤早期筛查就起着重要的作用。钼钯、肿瘤标志物检测、B超、胃镜、内镜、肛门指检查是“癌体检”中的主要项目。较普通的体检项目,癌体检所设置的检查项目针对性更强,所使用的设备更精准,能更加灵敏地发现早期癌症的蛛丝马迹。
我们建议在进行防癌体检时,人们最好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情况,如自己的家族病史、个人病史、生活习惯以及近期的身体状况,让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人们确定防癌体检的项目。如果你每天吸烟20支以上,烟龄超过20年,建议每年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有利于发现早期肺癌;家中如有大肠癌或者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肠镜和胃镜的检查;20岁以上女性有性生活后就应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月经初潮早于12岁,过晚婚育,有乳腺癌家族病史,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滥用雌激素的女性应该每年定期进行B超、钼钯检查。
虽然“癌体检”可以起到发现早期癌的作用,但有些脏器解剖位置较深不易察觉早期症状,我们更要警惕身上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比如中年突发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提防肾癌可能。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胆道胃肠检查未发现异常;有胰腺癌家族史;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近期却突发糖尿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就要警惕胰腺癌的“侵袭”。
此外,通过抽血检验肿瘤标志物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检查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至今还未发现理想的、具有100%灵敏度和100%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所以肿瘤标志物表达超出正常值并不代表就是患癌,它在正常的和良性情况下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因此,一旦出现肿瘤标志物表达超出正常值,人们应在第一时间找到专业的医生结合其他检查项目,给予综合判断,做出精确诊断。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编辑/素食主义控QQ/1149282727,关注健康、关注环保,加我为好友,持续关注空间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