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颂》佳评如潮 观众各得其解

文化资讯 2024-10-07 11:33
简介 现场佛宝网海外讯 五月佛诞日,适逢德勒斯登一年一度音乐节,谭盾《慈悲颂》世界首演选在德国举行。佛光山应谭盾邀请,由佛陀纪念馆馆长如常法师率团前往聆听。如常法..

现场

佛宝网海外讯 五月佛诞日,适逢德勒斯登一年一度音乐节,谭盾《慈悲颂》世界首演选在德国举行。佛光山应谭盾邀请,由佛陀纪念馆馆长如常法师率团前往聆听。如常法师表示,谭盾将《佛光祈愿文》谱曲,衔接了整场《慈悲颂》,在剧情节奏与内容上,准确表达了慈悲。乐评与观众对《慈悲颂》词曲创作、交响乐团与合唱团高水准演出,佳评如潮。谢幕掌声长达二十几分钟,久久不散。

如常法师表示,谭盾花了五年时间写《慈悲颂》,请来这么棒的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在国家级的音乐厅德勒斯登文化宫(Kultupalast)演出,非常激动。谭盾创作星云大师的作品走上西方国家,作为佛感到骄傲,《祈愿文》祝祷世界和平,让所有人感受宁静的力量,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杨威博士特地从伦敦前往聆听。他认为《慈悲颂》最后讲述了佛陀是人,不是神,这对观众应该是最大的冲击。剧情中,佛陀是怎么思考?怎么关心众生?对观众也很有启发。他欣赏谭盾的音乐具有美感,创造出一个灵动的空间,从静到与动,从宇宙自然和人间的关系,透过对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非常有创意。

海德堡大学(University Heidelberg)梅嘉乐教授表示,德国人好沉思, 学校对宗教课程重视,欧洲国家很多人了解佛教,它与天主教、教的唱诵有相似的地方,音声一下子钻进人心深处。她觉得谭盾《慈悲颂》比他过去写的音乐传统得多,这样很好,容易引起共鸣,愈来愈多德国人认为新音乐太跳耀,听了费神。

在欧洲旅游的制片人赵大深、戴玉琴夫妇表示,过去交响乐接触的都是西方乐器。谭盾这次大量运用了中国乐器以及佛门法器,听到铃、钟、引罄、唐鼓的音声;看到反手飞天弹琵琶,还有类似马头琴的民族乐器,照著敦煌壁画重制出来。首次听闻,非常值回票价。

谭盾的作品视听元素多样,常借鉴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并运用非常规乐器等进行实验音乐的探索。他创作的著名作品包括电影配乐《卧虎藏龙》、《英雄》等,为欧美人士所熟知的一位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慈悲颂》未演先轰动,一千七百个观众席全数售罄。谭盾说,《慈悲颂》这部作品是一个许诺,写给撑过压力的善良、慈悲的大众,是对自己的文化、信仰、先祖有许诺。

更新于:1个月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