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7集

入门知识 2023-07-19 09:54
简介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7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请看经文的第八行最..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7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请看经文的第八行最后一句,也就是第三十二句:

【以贱讪贵是一病。】

『讪』就是诽谤的意思,也有嘲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己身分低贱却去嘲笑或者诽谤有地位、有德行、有权势的贵人,这是一个大病。这种病的根源实际上还是嫉妒心,自己处境低贱却不服气,看到贵人比自己地位高、学问好,往往就会生起嫉妒甚至毁谤的心,殊不知贵人未必会因为这个诽谤而变得贫贱,而自己如果是毁谤那个贵人,更显得自己的低贱。所以贵和贱关键要用自己的心去改变,我们想要改变贫贱的处境,必须要修好心、要修德行,这个人才能够贵得起来;如果是德行被破坏、败坏了,可能本来是贵的命也变得贫贱。所以贵和贱取决於一个人的德,有德就贵,无德就贱。

真正我们讲「吉人自有天相」,一个人是富贵的命,偶然可能会遭遇到挫折,遭遇到小人嫉妒、毁谤、陷害,但实际上,有福报的人毕竟是有福报。障碍这些有福报之人,等於是用自己的福报去跟他的福报较量,没多久自己的福报就消耗殆尽。这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原因还是什么?就是缺乏古圣先贤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特别是女子,自古以来都有女德的教育。自古女子的天职相夫教子,为家庭培养后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培养后人,养育后代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使命,这个使命其实绝不亚於男性,甚至应该来说比男性的使命更要重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留后这是最大的一个使命,这就是让我们能想起女德教育多么的重要。唐太宗之所以有「贞观之治」,其实很重要的一个贡献人物是他的皇后,长孙皇后。这是一位具备了女德的人,真正在唐太宗背后支持他、辅佐他、照顾他的生活,让唐太宗能够安心治国,所以方有唐朝初年的兴盛。自知之明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这一世应该有什么样的使命。人不需要做很多事,能做成一件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这一生也就没有算白过。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三条:

【谗人求媚是一病。】

这一句是说,在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这叫『谗人』,下谗言;『求媚』就是在别人面前讨好、巴结,取得人家的宠信。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皇帝下面的群臣,有的是忠臣、有的是奸臣,忠、奸怎么分?就是看为自己还是为国家社稷。如果是忠臣,一心为著国家社稷,他绝不会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心上,他也不会做出谗人求媚的行为;而反之,奸臣都是想著自己赶紧升官发财,凡是挡著自己道的,他一定会下谗言去毁谤,要扫清他晋升的障碍。往往忠臣就是他最大的障碍,所以他一定是要扫掉忠臣,在皇上面前下谗言,使皇上能够对自己信任,肯定是使出浑身的解数去谄媚巴结、去讨好、迎合皇上的需求,往往因为这种私心的做法,会使得一个朝廷转安为危。

在明朝就有这样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万历皇帝叫朱翊钧,这个人福报很大,做皇帝做了很长时间,做了四十八年的皇帝。这个人在年幼的时候,十岁就登基了,登基之后,当时的首辅,就是宰相张居正辅佐他。他是小孩,当然对国事并不懂得治理。李太后,就是他的母亲,支持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张居正是位忠臣,他在政治上进行整顿,在经济上进行改革,可以说励精图治,使得国家渐渐中兴。当时明朝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统治的危机,但是正因为张居正的夜以继日、鞠躬尽瘁的工作,所以使得国势慢慢兴旺起来。当时粮仓里的积粮可以支用十年,国库的钱财多达四百余万,社会逐渐出现了繁荣,这就是历史上称为「万历中兴」。朱翊钧就是万历皇帝,对於张居正也非常的尊敬,他很年幼,称张居正都称张先生,不直呼其名。冬天上课的时候,小皇帝就吩咐小太监把厚厚的毛毯放在张居正的脚下,不要让他冻著脚;张居正生病的时候,朱翊钧还亲自为他熬药,对张居正可以说是非常的尊敬。张居正也感皇上知遇之恩,所以事必躬亲,把朝廷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於张居正操劳过度,在五十八岁就去世了。朱翊钧那时候是二十岁,特别为张居正辍朝一天,这是给他很高的礼遇,而且给他加封諡号文忠,赏了丧银五百两。结果张居正去世之后不久,就有一些「谗人求媚」的人出现了。因为张居正当时力行改革,所以在朝廷里面就会得罪一些人,再加上张居正为人非常正直,刚正不阿,所以在经济利益上触及了很多守旧势力,得罪了这些大臣。他死了以后,这些大臣就趁机反扑,纷纷上奏给万历皇帝,弹劾张居正和他的支持者。本来朱翊钧对於张居正是非常崇敬,但是被这些人这样的谗谤、这样的巴结献媚,他的心也就慢慢改了,觉得好像是的,张居正有点功高盖主,自己没有一点威望,他於是就想著要摆脱张居正的束缚,要开始他自己的独裁统治。你看,谗人求媚的这些大臣很厉害,能够改变一个人,本来很好的一个皇帝就把他改了。

於是朱翊钧开始由勤变成懒,全面废弃了励精图治的这种做法,从此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昔日少年天子非常正派,现在却是深居禁宫不理朝政,嗜酒、贪色、私欲膨胀、恣意妄为。经过他这样的独裁统治多年,王朝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后来又遇到了宁夏兵乱反叛,又遇到了日本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还有西南叛乱,三方出现危机,当时朱翊钧被迫三路出征,史上称为「万历三大征」。打仗打了十余年,虽然是大获全胜,但却是耗尽了国力,耗银千万两,死的这些军士有数十万人,百姓就遭了难,从此明朝就从盛转衰了。乃至於万历皇帝之后的崇祯皇帝上了台,很想再扭转王朝的命运,但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后人评论说,明朝的亡国不是亡在崇祯之手,而是亡在神宗皇帝,就是万历皇帝的怠惰。

皇上的转变也是因为这些奸臣谗人求媚的结果。当然这皇帝自己没有智慧,听信谗言,而且做出忘恩负义之举。原来他对张居正看作是先生、看作是老师,结果张居正一死他就变了样,他就把张居正定为是一个罪臣,这种是忘恩负义,所以最后招致的结果是败德丧身。万历皇帝他自己死的时候也是五十八岁,跟张居正同样年龄去世的。真正忠臣张居正,实际上我们想他一定会得到好报,能够为国为民劳心劳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定能生天。所以忠义之人他的果报一定能好,而为私,为自己私欲、私利的,最后果报必定是自己败德亡身。

在最近,就是上一个月,十一月十五号在上海胶州路发生了特大的火灾,其中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情节令人非常感动,是讲一只小狗对主人那种忠义。在网上有这么一个新闻,还有图片,把这个狗的图片都打出来了。这是条金毛犬,它就是住在那栋楼里头,那栋楼失火了,小狗当时跟主人失散了,不知道主人有没有得救。它自己跑出来就趴在那个楼外,看著起火的楼不吃不喝等它的主人,一边等一边还流眼泪。当时很多人看到这只金毛犬,很想喂点东西给它,给它拿米饭、给它拿面包、给它拿水,但是这只狗一直不吃不喝,一直是不停的流泪。有居民当时想收留它,可是一碰它,它就龇牙咧嘴表示很愤怒,它不愿意跟任何人走。

大楼一直在燃著火,这狗就一直非常的恐惧、非常的焦虑,看著那个起火的场面。后来火灾也被救援部队给扑熄了,这个狗还是非常的焦虑,紧紧的夹著尾巴,终於被警察给收留了。收留之后大家都很发心,为这只小狗找主人,在网上发帖子,也真是天意的安排,竟然真的帮这个小狗找到了主人。后来这个主人来到了消防中队(这个狗是被消防中队收留的),这个小狗看见主人来了,非常的欢喜,一下就奔到主人那里。见到主人以后它才开始吃第一口食物,它四十个小时以来都没有吃过东西。所以你看物犹如此,一只狗尚且能够讲忠义,人岂能够不如狗乎,怎么能够连禽兽都不如?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四条:

【以德自显是一病。】

这句话是讲向人炫耀自己的德行唯恐别人不知道,这个也是一条大病。要知道真正有德者不用去显,大家都知道。一有想显耀自己德行的心,德行已经亏缺,已经不足了,就是傲慢自负。真正厚德之人一定是谦卑,所谓虚怀若谷,绝不敢自己显耀,总认为自己德行不够。古人讲「谦受益,满招损」,谦卑的人必定得到很大的利益,自满的人往往就会有缺陷。就像月亮一到满月的时候就要往下亏损,自然之理。

在唐朝,开国的皇帝唐太宗,我们知道这是一位很能够听劝谏的皇帝,他的一个谏臣叫魏徵,往往对他是犯颜直谏,毫不客气,而唐太宗难能可贵的是,他总能够接受意见。有一次,贞观六年,这皇帝当了六年了,当然也有不少的政绩,所以群臣就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这是去炫耀国家富强,还有帝王的功德,唐太宗当然觉得很高兴。皇上底下肯定是有那种想要让皇上高兴的谄媚的人,可是群臣当中魏徵就表示反对,就很不客气。唐太宗就问他,说你不主张我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我的德行不尊?是不是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连问了六句,显然在唐太宗心里他觉得自己统治之下,国泰民安,自己功劳很大,德行也算很不错,令人尊重。中国当时也是很安定,少数民族,四夷(四方的夷狄,就是少数民族)也都能够归附,收成也不错,可以说是四时都非常的风调雨顺。

结果魏徵听到唐太宗这样的问话,就回答说,陛下虽有您刚才讲的六德,可是自从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人民的户口还没有恢复,仓库还是空虚的。如果现在东巡(因为唐太宗建都长安,西安,往泰山那边走是往东巡),现在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很大,劳民伤财,沿途的百姓恐怕承受不了;更何况陛下封禅,必然会万国咸集,少数民族那些国君都得来跟著,跟著皇上一起东巡。现在中原一带路过的地方人烟稀少,灌木丛生,看起来还是很不景气。假如说万国的使者和君王跟著您路过看到这些情形,岂不就是生轻视之心吗?如果您封禅,您要赏赐各人,按功行赏,如果行赏不平、赏赐不周,不就是会使人生怨吗?如果赏赐很丰厚,又会使人长养他的欲望。所以这样做确实只是一个图虚名而有实害的事情。魏徵是表示反对到泰山封禅。结果唐太宗也很难得,他听取了魏徵的意见,后来就作罢了。要知道如果真的唐太宗去这么做了,显自己的德高、功高,而实际上却给百姓加上了很多苦难,这已经不是德了。所以有德者不必显,你的真实德行惠及百姓、利益众生,自然大家就能歌功颂德,何必要自己去显耀?

还有一个是在佛门里面的故事。在唐朝非常有名的律宗祖师是终南山的道宣律师,这位律师是持戒精严,非常的清净,感得天人给他每天送供养。他在山上修行,一天只吃一顿饭,过午不食,所以每次天人都在午前给他送供养来,不用自己去托钵,你看这样的德行。他同时代的另外一位大师窥基大师,出生於豪门贵族,他是唐太宗的大将尉迟敬德的侄儿,我们现在讲是高干子弟,他来学佛很不容易。当时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取经,从印度回来之后,唐太宗非常的欢喜,唐太宗非常注重文化,所以就命玄奘大师组织人来翻译经典。玄奘大师当时确实主持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译经学院,窥基大师是他的一个得力干将、得力助手。

窥基大师跟玄奘大师其实前世有约,在玄奘大师取经的路上,走到山林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修行人,这是一个在那打坐的苦行僧,年纪已经很大了,在那入定,也不知他定了多少时间,身上已经全都是尘土,外面不留意还看不太出来。玄奘大师路过,知道这里有人打坐,拿引磬敲,一敲他就出定。於是玄奘大师跟这个老修行讲,你不要在这老枯定了,你现在赶紧去投胎,来生做我的弟子帮助我翻译经典,我现在要到印度去取经,取完经之后,大概十几年以后我回长安要翻译经典,那时候我来找你。於是就嘱咐这个老修行,你投胎最好投到帝王家。因为帝王家投胎,他将来出家影响力会很大,「皇上的王子都出家了!」像当年释迦牟尼佛做太子都出家,影响力会很大,会对佛法振兴有很大帮助。结果这两个人就达成了共识,这老修行於是就舍了身体投胎去了。

玄奘大师继续向印度进发,经过很多的磨难,《西游记》里讲是九九八十一难,这是个传说。但实际上真是过雪山、穿过沙漠,历尽千辛万苦到印度去学习,学了十七年才回来,这样一来一往已经是十九年。回到长安,於是玄奘大师就问唐太宗(唐太宗亲自接待他),就问皇上说,陛下宫里面有没有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唐太宗问一下,也没有。玄奘大师有点纳闷,莫不是投错胎了,上哪投胎去了?於是就请唐太宗问问这些大臣、贵族里头有没有十九岁的孩子。一问,果然尉迟敬德大将那里有一个侄子十九岁,长得非常的聪明伶俐,於是立刻就召来相见。玄奘大师一见就认得他,这都是有神通的,不是普通人,於是就祈请皇上命这个小儿出家。这个小孩子已经忘了前世的约定,菩萨都有隔阴之迷,一投胎就忘了,更何况他也投错胎了,本来是约定他到帝王家、宫廷里面投胎,他可能也不懂,看反正都是飞檐琉璃的就进去了,没想到只是大将的府,并不是皇上的宫殿。

结果就命他出家,皇上下旨他不敢违抗,於是就提出三个条件,说我出家可以,可是我要享受,贵族生活放不下,需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我要带一车书出家,我喜欢看书;第二,我要带一车金银财宝,物质享受不能缺乏;第三,我要带一车美女来伺候我,这三车。玄奘大师都满口答应,你就来吧。走在路上,相传文殊菩萨现身点化他,说你这样出家从古以来没见过,恐怕这样不妥当。到了寺院,听到钟声开悟了,宿命通了,记起自己前世的约定,於是这三车也不要了,把它送回家去,老实跟玄奘大师学法,后来成为一代宗师,非常的有成就。所以窥基大师不是普通人,菩萨再来的,只是有隔阴之迷,所以就养成了贵族生活习气,在年轻的时候迷了这么一段时间,自然对持戒也就并不是非常重视,也并不是很严格。

有一次窥基大师路过终南山,听闻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上修行,也是非常仰慕,於是上山去拜望道宣律祖。道宣律师是持戒很精严,他也早就耳闻窥基大师持戒不精严,所以他就想著要表演一手,给他显示显示天人来供养,这持戒多么殊胜!结果两个人相谈甚欢,一直等到中午还没见天人来供养,道宣律师心里就纳闷,怎么今天天人不来?正要他来,他还不来。结果过了中午还没来,没办法,窥基大师告辞就下山去了。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天人才送供养来,道宣律师就把脸一板,问天人,昨天你为什么不来供养?那个天人说,不是我不来,我昨天来了。他说,我昨天来的时候,看到满山遍野都是大乘菩萨的这些护法神,我就知道这山上一定来了一位大菩萨,我是挤不进来。这道宣律师一听,惭愧得寒毛直竖,汗颜!他原来是想表演表演给窥基大师看,证明他自己持戒那么精严,想著说教训教训窥基大师,没想到窥基大师道行在他之上,虽然戒律并不甚精严,人家真有智慧、真有慈悲,所以护法比道宣律师要多。你看连这样的大修行人,道宣律祖,还难免有一点『以德自显』的习气,所以这个确实很不容易。这个根在於傲慢、我慢这个心。

贪瞋痴慢说老实话,都是与生俱来的烦恼。我们来到世间肯定带有四大烦恼,所谓我见、我爱、我痴、我慢,生生世世轮回都是这四大烦恼常相随。那个不用人教的,自然就会,因为是生生世世养成的习气。即使像道宣律师那样的修行人,还有这些习气在,我慢,所以要断很不容易。

儒家跟佛家比起来,没有佛家要求那么高,佛家是要断我慢、断我执,把这执著断了你才能出三界;但是儒家没有讲断,只是讲傲不可长,你不能增长就好了。断,知道这很难,不仅是富贵家的人容易傲慢,像刚才讲的唐太宗要给自己封禅,邀功、显功,就是连贫贱到极处的乞丐还是一样有傲慢。富贵人走过他跟前,给他扔一个铜板,他还鼻子哼一下,「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铜钱吗?」心里还会有傲慢心。

我们自己要非常谨慎去观照自己,只要一有傲慢的念头起来,立刻要把它伏下去。在净宗法门里面教我们的是念阿弥陀佛,这个方法管用。当我们起了傲慢的念头,就念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把那个恶念给换下来,久而久之这个佛号能连成片,这些烦恼、这些贪瞋痴慢的念头就不起来了,这是真念佛人。所以一个真正念佛的人、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自自然然就能做到这些德行,他绝对不会「以德自显」,老子「说百病」这些一百条的过失,他统统都能避免,这是总持法门,你念一句佛号,这一百条过失都能避免;后面「崇百药」,一百条优点全部统摄,就用一句佛号,你就能达到。我们再看下面一条,第三十五条:

【败人成功是一病。】

这句是讲破坏别人的成就和功劳。要知道一个人想要成就功业,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无论功业大小都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够成就。成就很难,但是破坏就很容易,往往可能几十年的心血,一朝就会遭人破坏,几十年的心血就白费了。破坏的人生起这样的心,把人家好不容易建立的功业毁於旦夕之间,这种心术非常的不正,简直就如同蛇蝎一般,其果报当然必定会遭到天谴、人怒。所以古人教导我们,听到别人的善法,我们应该赞叹、应该随喜;听到别人有不善,我们应该帮他们掩饰。一个人的功业只要是有利於社会、有利於人民的,我们都要助他一臂之力、助他成功,不要让他失败。这样的存心,自自然然会得到福报。

在明朝嘉靖年间,明世宗皇帝有一个大臣叫做严嵩,这是一位有名的奸臣。这个人专权达二十年之久,他做过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等要职。严嵩这个人非常擅於谄媚巴结、讨好皇帝,而且他是大力的排除异己,凡是跟他持不同意见的人他都不放过;而且自己又吞没军饷、贪污腐化、受贿,做了很多祸国殃民的事情,当时社会矛盾激化,他负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当时有一位将领叫曾铣,他是统兵在边疆,上书给皇帝希望皇上下旨让他去收复河套,就是现在的内蒙、宁夏这一带,当时属於边疆,少数民族在那出没。因为曾铣是一位很有功绩的将领,如果收复了河套,朝廷一定是给他加官,可能位高权重就会危及到严嵩,严嵩就非常妒忌,怕他成功。本来曾铣要是真正出兵收复河套,是完全可以做得到,而且当时是大好时机,可是严嵩为了自私自利的原因,就在那里谗谤、毁谤曾铣,说曾铣掩败不报,失败了他没有上报,还克扣军饷,而且还贿赂朝中的首辅夏言,就是贿赂宰相。在明朝当时,如果边疆的将帅勾结朝中的首辅,这个是明朝皇帝的大忌,内外一勾结,江山就坐不稳了。所以明世宗就把宰相夏言罢了官,又治曾铣的罪,就给曾铣定了罪,把他给处死了。结果,严嵩毁人成功,不仅是毁人成功,毁一个国家的成功,他自己也没什么好下场。在他晚年,因为他专权过甚,明世宗也就逐渐疏远他了,后来竟因为一个理由就把严嵩去职、抄家,不到两年他就死了,死得也很凄惨。而他的儿子叫严世蕃,最后也被定了罪,被朝廷给斩了,所以就这样自己家破人亡,绝了后。所以毁人成功者,没想到却是毁了自己、毁了自己的家庭。

在《感应篇汇编》里面也讲到一个故事,说在宋朝有一个人叫宣奇英,这个人为人性情奸险。有一次他的邻居造屋,做一个房屋快建成了,宣奇英看著就很嫉妒,这个人心量小到连别人建个房子他都嫉妒。结果他竟然晚上去新建的屋子里,屋子还没进人住,他就进去之后把那个房子的柱子脚给砍断了。没想到,他本来想把这房子给搞塌,结果他自己来不及跑出来,这房子就塌下来了,就把他给压死了。所以毁人者、败人者是自毁自败。看到别人有成功,建好了一个房子,或者是有功业了,你要去毁他,这是什么样的居心?毁别人未必毁得成,可是确确实实是自毁,所以这是我们应当戒慎。再看底下第三十六条:

【以私乱公是一病。】

这句话是讲以自己的私利去扰乱、破坏公家的利益,包括国家的、集体的、人民的、众生的这些公共利益。这个『私』和『公』实际上就是在我们一念之间,也是在我们自己心的迷悟之间。迷的人就会有自私,真正觉悟了他就不会自私,大公无私。有私心的人因为迷,所以他就会造业,任著自己的私意、任著自己的喜怒恩仇来造业,把公共的利益置之不顾。譬如说公报私仇,譬如说刚才讲的会毁人成功,祸国殃民的事情都造出来,把国家、天下人的安危、利益置之不顾,这都是以私忘公。

当然这个公也可以讲成公道、天理,为了自己的私意、私心废弃了公道,是非不分、曲直不分、忠奸不分、善恶不分,这都是废弃了公道。所以有私心的人,造业就造得很重,可能会使朝廷出现***,或者是党同伐异,或者是会凭著自己的爱憎跟人去对立、去结怨,做出种种的这些恶业。天理昭昭,果报是不可能错过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自己常常会反省、会检点,到底这一念是为私还是为公,为了公,这个心就能平,公平,心就正直。化掉自己的私心,化掉自己偏执之性、自己私意的性情,这就是你的真学问。

在宋朝有一位有名的官员叫赵拚,字阅道,《了凡四训》里面有讲到他,赵阅道。他是进士出身,曾经做过殿中侍御史,这个等於是我们现在讲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这种职务,专门是纠察不法官员。他弹劾官员不避权势,人称「铁面御史」,往往自己跟一些朝中的大臣,因为弹劾他们结了怨,自己往往会遭受别人的攻击,所以他自己修身特别的谨慎,不给别人拿到把柄。记载中说他平时生活非常简单,所谓以一琴一鹤自随,他常常走到哪就带著一把琴,有一只仙鹤跟著他,简直是仙风道骨,他自己生活也非常简朴。每天所做的事情,到晚上必定是穿好衣服,穿上整洁的服装焚香告帝,向上天禀告这一天所做的种种事情,如果是有做错了事情,就要向上天忏悔,检点自身下了很深的功夫。《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格除自己的物欲、烦恼,恢复良知,这方面做了很多,下了很多功夫。到他四十多岁,他就专心学佛了,拜当时蒋山法泉禅师为师,亲近佛门他就修行禅定,宋朝还是禅宗很盛,天天坐禅,只要政事之余他就在那打坐。有一天忽然天上一个雷响,就把他一下震开悟了,开悟之后他还是做官,一直做到太子少保。走的时候也非常的安详,苏东坡给他还作了一个碑文,他的諡号叫清献,清献公。赵拚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到最后他自己能够非常安详的、自在的走,而且他自己因为德行好,学佛都能开悟。

他其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当时他跟王安石同朝,王安石我们知道这个人当时提倡变法、改革,但是他的改革很多意见是不对的,而王安石这个人实际上心量也是很小,赵拚和范镇两个人跟他是同朝。赵拚(就是刚才讲的赵阅道)跟范镇两个人往往因为议论朝政的时候,意见不和就结下了怨结,就是大家意见不同,实际上都是为公事,没有什么私仇。王安石看到他俩常常辩论,就以为他们俩不和,王安石做宰相他就很痛恨范镇,因为范镇曾经向神宗皇帝揭露过他的过失。有一次皇上就问王安石,说范镇这个人怎么样?王安石这个人也老谋深算,他没有正面回答,他说:「皇上,您可以问一下赵拚,他最清楚范镇的为人。」王安石心想赵拚跟范镇两个人不和,他一定会说他坏话,不用自己说。皇上又召了赵拚来问,结果赵拚就说,范镇是忠臣。皇上就问,你何以知道他是忠臣?赵拚就说,仁宗皇帝(就是上一个皇帝)有一次身体失调卧病在床,范镇就率先上奏章,请求皇帝赶紧策立太子,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得病了马上得想到策立太子,这样能够安定社稷民心。结果范镇上了奏章,一直等候仁宗皇帝的回覆,可是一百天这奏章才批覆下来,范镇当时等到急得头发和胡须都白了,所以范镇不是忠臣又是什么?赵拚把这话说完之后就下朝了。王安石下来就责问他,「你不是跟范镇有仇吗?你怎么还给他说好话?」赵拚就说,我不敢因为私人的恩怨而废弃了公理,不能以私乱公。所以赵拚这样的为人,自然他会得到好报。我们再看第三十七条:

【好自掩意是一病。】

这句话是讲很喜欢,『好』就是喜欢,『掩』是掩盖,掩盖自己真实的意图。就是不说心里话,往往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这种人已经失去了正直、失去了诚意。其实自己的意图能不能真的掩饰得住?古人讲得好,心动神知,我们的念头刚起来,可能别人不知道,但是「头上三尺有神明」,神明都知道,怎么能够掩饰?实际上不仅神明知道,有智慧的人都能清楚。自己的意图虽然是很肮脏,你掩盖得非常的巧妙,但是你只能欺骗那些愚痴的人,比你境界低的人可以,你可以掩盖一时,你还不能掩盖永久,始终有暴露的一天。而对於有智慧的人、比你境界高的人你就掩盖不了,一眼就看穿了,所以倒不如真诚的好。佛门里讲「直心是道场」,用正直的心待人处事,自己又不需要躲躲藏藏,没有这些忧恼,别人反而也很佩服你是一个光明正大之人。所以「好自掩意」者,实际上他以为聪明,就并不聪明,反而是愚痴、颠倒之甚。

《了凡四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到,「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这是教我们要常存敬畏之心。闲居之地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能是在暗室屋漏当中,别人不在,可是不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因为什么?指视昭然,指是手指,视是眼睛看。《大学》里面讲的,十手所指,十目所视,我们一个人在的时候,实际上都有十个眼睛盯著咱们,十个手指著咱们,「昭然」是你瞒不了的,清清楚楚,头上三尺有神明。你看咱们现在坐在这个屋子里头,别看就这么几个人,实际上看不见的众生更多。你跟人家讲话,面对面的讲,以为是在讲悄悄话,实际上你俩中间都不知有多少人、多少众生。所以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我虽然掩盖自己的意图掩盖得很密实,文之甚巧也是掩饰,文过饰非,很巧妙,好像旁人都看不出来,可是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肺肝就是你内心里头的东西,五脏六腑最后暴露出来让人家看到了,你能够欺骗谁?你欺人实际上就是自欺,人欺不了,你只是自欺而已。被人觑破,不值一文,可能你在欺骗人的时候,人家迷惑一时,他会觉得你是个好人、你是个善人,但是有朝一日败露出来了,被人看破,自己就不值一文了,所以乌得不懔懔?懔懔就是害怕、恐惧,怎么能不生恐惧之心、敬畏之心?

在唐朝,李林甫是玄宗皇帝的宰相,这个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口蜜腹剑,心里面很凶狠,口里说得很甜蜜的话。可能他想把你除掉,在你面前讲出一套让你听得很舒服的话,可是内心却是狡诈、阴险、刻毒。他做玄宗皇帝的宰相,他也是常常排除异己,嫉妒心很强,凡是看到被玄宗重视的官员,就设法排斥他,表面上甜言蜜语跟他结交,背后却阴谋来暗害,他很懂得掩意,掩盖自己的意图。跟他同朝为相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人都被他排挤,最后罢免了官职。李林甫为了专固自己的权位,他就竭力的阻塞言路,朝臣都受到他的威胁,都不敢向皇上进谏。他所做的贼害忠良的事情,可以说多得不胜枚举,但是一个人造恶不可能长久。

到了后来,在天宝八年的时候,有一位贤明太守赵奉璋就想要揭发李林甫的二十多条罪状,这一次被李林甫先下手为强,把这个人逮捕,而且把他杖杀,把他活活打死。可是到三年之后,天宝十一年,李林甫突然七窍流血而死。死之前就见到一只鬼物,这个鬼物是张牙舞爪,全身长著毛,眼光像电光一样,非常的可怕,用手来打李林甫,打得他七窍流血,最后他就这样惨死了,这个肯定是阴魂来索命。因为李林甫跟杨国忠有冤结,李林甫死了以后,杨国忠就诬告李林甫跟蕃将私通谋反,结果玄宗皇帝就追削了李林甫的官职,没收了他的财产,并且把他的棺木撬开,把尸体拿出来之后断尸,来对他进行惩罚。李林甫的儿子、女婿全都被流配到远方,这个家就变得家破人亡。所以好自掩意、贼害忠良者,最后都会变成这样的下场。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八条:

【危人自安是一病。】

这句话是讲把别人推到危险的处境里,而自己谋求安稳。这种居心当然也是个大病。圣贤教导我们千言万语,实际上都是教我们如何居心。居心最重要的是仁,仁爱。所谓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一个人自己都希望得到安宁,谁都不愿意处在危险当中,既然自己喜欢安宁,不喜欢危险,怎么能够让人处在危险的处境,而自己却安居在安宁的位置上?所以『危人自安』者就是大不仁。

于铁樵先生曾经说过,「舍危就安,情理之常。而天恶之者何也?非恶其自安也,恶其危人也」。其实众生难免都会有贪生怕死的念头,舍危就安,情理之常,人之常情,我们每个人都不想处在危险的处境,都希望安宁一点,这本身没有什么错误。天恶之者何也?为什么天会厌恶那些危人自安的人?非恶其自安,不是天厌恶这个人自安,自安没什么错误,天厌恶的是他危人,让别人处在危险的境地,这是遭天怒人怨。实际上人跟我是一体,我们能够使人安,自己就能得安;如果使人有危险,就是把自己放到了危机当中。天地有好生之德,它都愿意安人,我们能够存心安人,就跟天地之心相应,自然得到天地相保。所以你看儒家孔子也讲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圣人的存心没别的,就是让大众、让人民百姓得到安宁而已。

在宋朝有这么一个官员叫李绪,他当时做一个地方官,那个地方很多盗贼,而且这些盗贼很厉害,把官府都不放在眼里。李绪就担心自己会有灾祸,盗贼可能会要把自己杀害,他就很担心自己,於是就上书朝廷,推荐自己的一个朋友叫范鉶去做官,在那个地方当官,自己就退下来离任了,他这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做法。结果他的朋友范鉶去那里做官之后,果然没多久就被盗贼杀害了,而且全家都被杀害。这李绪自己还很庆幸,幸亏我离任得早,否则我自己也就会全家被杀害。李绪后来调任到临安,结果走在路上,上任的路上又遇到了盗贼,这伙盗贼也把他全家给杀死了,包括他自己本人在内也杀掉了。

这个小典故我们看到,一个人命里有时终须有,他如果真有灾祸,逃也逃不掉。见有危难的时候首先想著让自己得安宁,把别人推到了危险的处境里头,「危人自安」,实际上正是加大了自己的祸患,消减了自己的福报。李绪如果当时没有存这个心,他大义凛然,身为朝中的官员他去恪尽职守,不怕盗贼,甚至竭力的来安定当时的社会,说不定他不至於后来被盗贼杀害。正是因为他自己有著这样的私心,危人自安的这种私心,做了小人。小人冤枉做了小人,怎么个冤枉?他命中可能应该不死,他结果还得死,为什么不做君子?君子知道命中该有的它会来,怎么躲都躲不了,如果能够见危受命、大义凛然,能够为国舍身,无形中造了很大的福,反而把命中该有的那个祸患给减免了,所以君子乐得做君子。因此危人自安者必自危;而能够令人安,这样的人自己也就得安。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九条:

【阴阳嫉妒是一病。】

这个『阴阳』是指明里、暗里,阴就是暗地里,阳是明面上,明里暗里嫉妒别人,这样的心大病。前面我们有讲过嫉妒的病,在这百病里面实际上都有多次重复,可见这是个大病。有所谓嫉妒是心灵的肿瘤,人有嫉妒心实际上最伤害自己。嫉妒确实人人皆有,男女都一样,男子可能见人有功名、有富贵、有名闻利养,这就会嫉妒;女人见到别的女子长得比自己漂亮,得到人的宠爱,也会嫉妒,不知道这一嫉妒生起来,造业就非常的严重,往往会结下无穷的怨恨、祸端。

在汉朝,第一个皇帝刘邦(汉高祖),他的太太吕后就是一个非常会嫉妒的人,她的嫉妒是明里的嫉妒,「阴阳嫉妒」,这是阳的。刘邦在世的时候宠爱一位妃子,这妃子非常的漂亮,能歌善舞,结果吕后就很嫉妒,刘邦死了以后,她就开始对她进行报复。她能歌善舞,就把她的手脚全部给剁了,把她两个胳膊给斩掉,两条腿给斩掉,就剩一个人身,放到一个罐子里头,这样来羞辱她;她的儿子叫如意,吕后也把他给害死了。这是历史上因为嫉妒,可以说是一个千古的惨案。

我们看到《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所谈到的那个后果,真的让我们看到了寒毛直竖。文昌帝君自己说,「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他其中有一世就做过这个妃子的儿子如意,就是刘邦的儿子。刘邦很喜欢这个小儿子,很想立他做太子,废掉吕后的儿子,所以吕后也很嫉妒。结果把他们娘俩杀害了之后,他们投胎去了,他的母亲投胎到一个小地方,做了一个贫穷家的妇人,大概前世的福报享完了,下一世就贫穷。吕后死了以后,还有点余福,也是到那个地方,都感应到一块,在那个地方做了一个县官;吕后的侄子吕产当时专权,我们看到历史上吕氏专权,最后是被几个大臣粉碎了,就像粉碎***一样,粉碎了他们的专权,然后让刘家恢复了汉室。吕产死后就变成了吕后后身(就是这个县官)的一匹马,因为这是一家人,所以都感应在一起来了。结果文昌帝君本人前生是如意王子,结果第二世他做了贫穷妇人(就还是他的母亲)的孩子,这个不是人了,是一条龙,一条小金龙,慢慢就长大了。长大之后因为业力的缘故就吃掉了吕产,就是那匹马,结果那个县官就很生气,於是就把那个龙的父母给抓起来了。

这个龙是怎么生出来的?因为这贫穷家的夫妻俩很久都没有孩子,两个人就求上苍保佑,到了山上,各人把手臂上的血割出来,滴下来滴到那个石凹里头,对上苍祈祷,希望能够给他们骨肉。结果文昌帝君在上面看到了,神识就投到那个血里头,就长成了一条龙,这不是人,不是从母体里出来的。於是这县官把这夫妻俩抓起来了,说你们这个家里出了妖物,来吃了我们家的马,还吃了百姓的牲畜,就要把这夫妻俩处死。结果这条龙当然就很生气,就调动了大海的水把整个县给淹了,当然这县官也淹死了,同时整个县里头两千多百姓也死了,造了很重的业。这条龙就被上天定了罪,很长时间受极度的痛苦。

我们反过来看吕后,你看她因为嫉妒人,后宫妃子之间的嫉妒,竟然做出这样惨烈的行为,而自己最后还是会遇到惩罚。虽然当时她福报很大,没有受到灾祸,第二世她还是受到灾祸。而这样冤冤相报,冤家之间是没完没了,现在我们嫉妒人、我们害人,是因为自己福报很大,把对方害死了;等到自己福报没了的时候,那个时候对方就要报复。所以嫉妒确实没有任何的好处,对自己却是最大的伤害,生就结下了冤家,死可能就堕到了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当中。

还有阴地里、暗里嫉妒人的,有这么一个故事。这是在唐朝玄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宦官叫鱼朝恩,这个人是太监,他也是很嫉妒人。当时安史之乱暴发之后,郭子仪功劳最大,真正帮助唐朝复兴起来,平安了安史之乱,而且又平定了吐蕃这些叛乱,所以在朝廷里面功劳是最大的,功高位隆。鱼朝恩当时就因为嫉恨他,嫉妒郭子仪,所以常常下谗言,他可以在皇上身边下谗言。当时玄宗皇帝之后是代宗继位,代宗在的时候,鱼朝恩可以说是不可一世,非常的骄横,凭著自己资格很老,就以为天下非他莫属,朝廷里面只要政事稍不如他的意,他就非常生气的说,天下事还能离得了我?

你看嫉妒的人必定会有傲慢,就像形影不离。为什么会有傲慢?当我比别人高的时候就会傲慢;为什么会有嫉妒?当我比别人低的时候就会有嫉妒,所以有嫉妒的人一定有傲慢,这是两种共生的烦恼。鱼朝恩很傲慢,一个人傲慢,他的祸患就不会很远,所谓「满招损」,这样骄横,皇帝听了当然就很不高兴。宦官鱼朝恩有一个养子叫令徽,当时有一次跟人家发生争执,回家就向鱼朝恩哭诉,鱼朝恩就带著儿子面见代宗就说,臣的犬子官品卑下,被同僚经常的凌辱,请陛下赐以紫衣,公开向皇上要官了。当时代宗还没来得及开口表态,就已经有人将高品的官服捧来了,结果鱼朝恩马上令自己的儿子(养子)令徽接受皇上的赏赐。代宗一看这样,也只好顺水推舟卖个人情,但是心里已经非常的不高兴,愤愤不乐。

最后,当时的宰相元载密奏请杀鱼朝恩,就是密奏皇上要除掉鱼朝恩,设了一个计,就把鱼朝恩骗到宫里来赴宴。在赴宴的时候,皇上就一声令下,就把鱼朝恩给抓获,然后就把他给勒死在宫里。所以好嫉妒人,特别是嫉妒有德行的人,最损自己福报。像郭子仪这样的功高德厚之人,鱼朝恩竟然去嫉妒,而自己原来前世所修的福报有限,人家的德很厚,福报就大,就好比是用鸡蛋碰石头一样,碰起来未必能够损伤对方,但是把自己的福报都减损,而福报减损的徵兆,就是傲慢、骄横,所以很快灾难就到头。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故事就讲到此地,有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身心净洁 与善相应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七集) 2010/12/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36-0007

更新于:2023-07-19 09:5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