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精修连载029
药师坛城“法施”《华严经》精修连载029:《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近几年“助印《法华经》、连载《楞严经》,很想听一遍《华严经》,2018年下半年机缘成熟,开始听《华严经》,后又听《华严经》法界实相,昨天已经连载结束,期间分享了自己听《华严经》和《华严经》实相的感悟,还有一些感悟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分享……听了这么长时间,还是无法契入,听不懂。问了一下“醍醐老师”,醍醐老师也发现其它“师兄”们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又开始连载《华严经精修》复习一下,这样大家会觉得非常好,能够明明白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华严经》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复习《华严经》法界实相的第二十九课——《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二卷四圣谛品第八。
这节课,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上场了。我们知道,他是从娑婆世界东方的「金色世界」而来,这个来处是就着当时释迦佛成道的那个时间点来说的,因为文殊师利菩萨一直在宇宙中、在法界内活跃着,他是无数次的古佛,也经常化现为各种形态。就着当时那个时间点来说,他是从娑婆世界东方的金色世界而来。
文殊师利菩萨是公认的诸佛智慧之母,也可以讲是菩萨摩诃萨当中的哲学家,讲法讲得非常好,非常有智慧!
在这节课里面,文殊师利菩萨重点讲的是苦、集、灭、道(四圣谛),在娑婆世界和在密训世界分别有着怎样不同的内涵。苦、集、灭、道(四圣谛)非常的重要,我们知道佛陀成道后讲了《华严经》给法身大菩萨。很多人听不懂,后来,他就开始给一些声闻弟子讲「四圣谛」了。「四圣谛」是佛最初讲法的开始,所以很落地、很实用。在听今天这节课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很多东西立刻就能用得上。
到底什么是苦、集、灭、道(四圣谛)呢?
我们简单地概括:就好像医生给病人治病的时候,先看一下这个病人有没有病。一看有病,为什么说他有病?因为有种种病的表现。「苦」,就是这个病人有病,有种种病的表现,这种病、那种病的表现,这是「苦」。
「集」,就是他为什么得这种病?病的原因是什么?医生开始诊断了,这个病的原因是怎么造成的?
「灭」,就是医生开的药方,怎么样让这个病消失开的药方。
「道」,就是怎么样去服用这个药方,是治疗的过程,这是「道」。
苦、集、灭、道,「苦」就是病,「集」就是病因,「灭」就是药方,「道」就是服药(治病)。这样一讲,大家就觉得很简单了。
接下来听课。今天的课也很容易理解,而且超级的实用。在学习今天这节课的时候,我们的重点要放在「灭圣谛」和「道圣谛」上。虽然文殊菩萨也讲了「苦圣谛」、「集圣谛」,那个仅作了解,也非常简单。我们需要记住的是「灭圣谛」和「道圣谛」,就是药方和怎么服用药,让病好起来,这个是关键的关键。所以,大家听完课之后,可以重新复习一下「灭圣谛」、「道圣谛」相关的经文。
比如,文殊师利菩萨告诉我们说:诸佛子,让苦消灭的「灭圣谛」,在娑婆世界当中,我们讲「无诤、离尘、寂静、无相、无没、无自性、无障碍、灭」,或者「体真实」、或者说「住自性」,这都是让苦灭的药方。
有了药方,接下来要服药、要治疗,这是「道圣谛」。文殊菩萨说:诸位佛子,「道圣谛」在娑婆世界当中说「一乘、趣寂、导引、究竟无分别、平等、舍担、无所趣、随圣意、仙人行、十藏」,就是说在服这个药方的时候到底具体怎么做,讲得很详细。
接下来,在密训世界那里,文殊师利菩萨给我们讲的这个药方以及怎么样具体地去服用药方、使病康复,就是「灭圣谛」和「道圣谛」。
文殊菩萨说:诸位佛子,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灭圣谛」这个药方,在密训世界中我们跟大家讲,比如说「第一义、出离、可赞叹、安隐、善入处、调伏、一分、无罪、离贪、决定」,这都是药方。
接下来,治疗过程(服药让病好),「道圣谛」在密训世界中,比如说「猛将、上行、超出、有方便」,或者「平等眼、离边、了悟、摄取、最胜眼、观方(以道体观十方,比如说你成为道本身去观一切,那苦就全都消失了)」。
因为文殊菩萨上场了,所以我们配合着课程,讲哪个菩萨就搜索跟这个菩萨有关的资料或者是搜一些佛乐去听,或者诵相关的咒语。
讲哪个佛也是配合着学习跟这个佛有关的一些佛号、咒语、佛乐、经文,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契入到这个佛菩萨的内心当中,契入到他所在的境界。
今天讲到文殊,我们就来听一下文殊菩萨心咒,大家在禅修的时候,也可以在背景音乐配上很多文殊菩萨的心咒,这样反复地听……
评论